教師心得:用故事引導學生友愛他人

作者:雲卷
(王嘉益/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632
【字號】    
   標籤: tags: , , ,

「仁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和親善,不僅能讓社會和睦,也會讓自己和他人都感受到幸福與快樂的氛圍。如果人總是害怕自己的利益會受到損失,或高高在上、冷漠對別人,那又如何要求別人來親近你、給你溫暖呢?

學生K在班裡的成績一直是前三名,平時的言行卻表現得比較高傲冷漠,也不怎麼關心其他同學。有一天,他氣呼呼地來找我,對我說:「老師,我覺得班裡好多人都不尊重我,平時課後有活動也不叫我,有什麼八卦也不跟我一起聊,好像在有意孤立我。他們這樣做是不是在嫉妒我?」

我笑了,說道:「不會吧,W同學的學習成績和你差不多,你看她多受歡迎。如果別人是嫉妒你的成績好,那也應該同時嫉妒她呀?」

聽我這麼說,K感到有些疑惑。於是,我接著說:「你知道為什麼W同學會受到大家的歡迎嗎?據我的了解和觀察,我發現她很謙和、非常樂意幫助別人,她經常不厭其煩地給班裡成績不好的同學講題,從來都不另眼相待他們。班裡的各項集體活動,她也都積極地參加,並與同學們和睦相處。你想一想,她這樣做能不受到大家的歡迎嗎?」

聽完我的這番話,K似乎還是無法理解W同學的這些做法。於是我說:「如果放學後沒啥事,我請你喝奶茶,咱倆聊一聊,好嗎?」K高興地給他爸爸打電話說了聲,放學後就跟我去了奶茶店。

在奶茶店裡,看著外面形形色色的人,我問他是否知道W為什麼樂於助人嗎?K搖搖頭,我說:「我做過家訪,W從小是在奶奶身邊長大的,她奶奶是一個很和善的人,天天給她講傳統文化故事,教導她要仁愛他人、助人為樂,在這過程中自己也會得到快樂的。」K突然打斷我說:「真的會快樂嗎?她不怕損害到自己的利益嗎?」

我想了一下,說:「不可否認每個人都有私心,但是也同時具備惻隱之心。從私心的角度看,的確抱著漠視他人困難的態度,會省去很多麻煩。但是你也會同情他人吧,當你遵從自己的善心去幫助他人時,你的境界會得到昇華,會收穫更大的快樂和幸福。孟子曾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說同情心是一個人仁德的開端。我給你講兩個古代關於仁德的故事吧。

「宋仁宗是歷史上被後世稱讚最仁德的皇帝。有一次,宋仁宗在御花園散步,他頻頻回頭看,像是找人。回到宮中後,宋仁宗對嬪妃說:『好渴啊,快端些熱水來。』嬪妃趕緊給皇帝端來一杯水,問道:『陛下,為何不在外面取水喝,以致渴成這樣?』仁宗說:『我幾次回頭,都沒看見鐐子(負責燒水侍候的宮人),我若開口責問,就會有人因此受罰,所以忍渴而歸。』從中可以看出,宅心仁厚的宋仁宗連責罰下屬這種小事,都不願意讓其發生。他親政三十多年,用『仁德』開啟了一個昌盛繁榮的時期,史稱『仁宗盛治』。

「還有一個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故事。有一天,他率部下出外打獵,恰好碰到曾與自己有仇的泰亦兀赤部下朱里耶人。此時,成吉思汗的部下紛紛請求下令誅殺朱里耶人。可當成吉思汗看到朱里耶人驚慌失措的神情時,他心軟了,說:『他們現在並不與我為敵,那我還不講仁義地去殺他們,這不是讓我變得不仁不義嗎?』

「於是,朱里耶人便倖免於難,感激地上前和成吉思汗搭話。談話中,成吉思汗得知他們經常受泰亦兀赤的虐待和排擠,吃無糧食,住無帳篷。成吉思汗又邀請他們同自己一同住帳篷,並承諾將第二天打獵來的食物平分。這一仁德的舉動感動到了朱里耶人,他們紛紛投靠了成吉思汗,並將這件事向身邊人宣揚。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人都甘願投靠成吉思汗,他的力量逐漸強大,為統一蒙古打下了基礎。

「孔子曾說:『德不孤,必有鄰。』意思是仁德之人在社會上不會孤單,人們見賢思齊,都會親近、敬仰他;這就是為什麼W周圍會有那麼多圍繞她、親近她的同學的原因。我想你也可以做到的,是嗎?」

K聽後說:「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得到,但是我會去嘗試改變自己的。」

如果父母能從小對孩子以仁愛等傳統文化教育孩子,就能讓孩子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在為人處事中不僅有益於他人,自己更是受益者。不論未來貧富與否,都會感到內心的富足與快樂的。@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