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爾厄隆的主教和他的親眷

安徒生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我們現在在日德蘭北部,在荒野沼地的另一邊。我們可以聽到“西海岸的嗚嗚聲”,聽到浪花翻滾的聲音,離我們很近。不過在我們眼前是一個很大的沙岡,我們早就看見這東西了,我們的車子朝著它奔去。在深厚的沙地上,車子走得很慢。沙岡上有一座很大的舊庭院,那是伯爾厄隆修道院,它最大的一翼現在仍是教堂。這天晚上我們到了那裏,天雖然很晚,但天色明朗,光明夜晚的季節。你可以看到四周很遠的地方,可以穿過田野和沼澤望到奧爾堡海灣,望過矮樹叢生的地帶和草原,一直望到那深藍色的大海。

我們已經到了那邊,現在我們正從倉舍房屋之間慢慢穿過,拐來拐去,從大門走進那座古堡。這裏椴樹沿著墻成行地排著,墻爲樹擋了風雨,所以它們長成了大樹,枝子幾乎蓋住了窗子。

我們順著石頭鋪的螺旋臺階走了上去,穿過木梁屋頂下的長廊。這裏風的呼嘯聲很奇怪,無論外面還是裏面,你真搞不清它到底在哪里。于是人們便說了起來——是啊,當一個人心中很害怕,或者想搞得別人害怕的時候,他講出很多理由或看出很多理由。人們說,那些古老的滅亡了的教規便悄悄地從我們身邊溜進了教堂,到唱聖詩的地方,你可以從風的呼呼聲中聽到它。這樣一來,你的心情便被它搞得很奇怪,你便想著古代——想著想著,你便回到了古代。

——海岸上有船遇難,主教的下屬都跑到那兒去了,對在海難中幸存下來的人,他們毫不留情;海水沖洗掉了從被擊碎的頭骨裏流出的鮮血。遇難船上的貨物成了主教的。東西真不少,海水沖來了一隻只酒桶,滿裝著價值昂貴的酒,這些都到了修道院的地下酒窖裏,而裏面原來已經裝滿了啤酒和蜜水;厨房裏堆滿了宰好的牲畜、香腸和火腿;外邊的水潭裏,肥胖的鯽魚和鮮美的鯉魚游來游去。伯爾厄隆的主教是一個很有勢力的人,他有土地,而且還想霸占更多;人人都得對這位奧魯夫·格洛勃低頭。

在曲鎮那個地方,他的一位富有的親屬死了。“親人對親人最糟糕” 〈1〉,這話對那邊的那位遺孀可成了真理。她的丈夫擁有除去教會的地産以外的全部土地。她的兒子在异國他鄉。在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他便被送去學習异國風俗習慣,那是他的志向。好多年沒有他的消息了,說不定他已經躺進了墳墓,永遠也不會回家來管理他母親掌管的這些財産了。

“什麽,讓一個婦人來管理?”主教這麽說。他送信要召見她,傳她到議事會。可是這幫得了他多少忙呢?她從不觸犯法律,她正當地行使著自己的合法權利。

伯爾厄隆的主教奧魯夫,你在打什麽算盤?你在那張空白的羊皮紙上寫下些什麽?你在蓋了火漆印幷用帶子扎好的那封信裏悄悄地寫了些什麽?爲什麽又讓驛馬差人和僕人帶上它出國,跑到了遠遠的教宗城市去?

這是落葉的時節,也是海上多難的時節。嚴冬馬上到了。已經回來兩撥人了,最後這次驛馬差人和僕人在衆人的歡迎中回來了。他們帶著教宗的信從羅馬回來了,這是一封譴責膽敢冒犯虔誠的主教的那個寡婦的信。“譴責她和她所有的一切!把她從教會和教徒中趕出去!誰都不應向她伸出援助之手;親屬和朋友應該像躲避瘟疫和麻風病一樣避開她!”“不屈從的必須摧毀!”伯爾厄隆的主教說道。

他們都遠避她,但是她幷不避開自己的上帝,他是她的保護人,是救助她的人。只有一個老僕人——一位老女僕對她很忠心。她和她一道去耕地。穀粟長起來了,儘管土地是受過教宗和主教的詛咒的。

“你這個鬼東西!我一定要實現我的旨意!”伯爾厄隆的主教說道,“現在我要使用教宗的手壓住你,讓你服從詔令,接受審判!” 于是,她把她最後的兩頭公牛套在車上,然後和女僕坐上去,走過荒原,離開了丹麥的國土。她來到講外語,有异國風俗的异國人中,成了那裏的异國人。

她們走得很遠很遠,到了一片葱綠山丘堆成的、長著葡萄的大山。四處漂泊的商人來來往往,他們從裝滿貨物的車子上恐懼地四下張望,害怕强盜匪徒來襲擊。這兩位婦人乘著由兩頭黑公牛拉著的破車,放心地行駛在那不安全的崎嶇道路和密林中,來到了萊茵河中部國家。她在這裏遇到了一位儀表不凡的騎士,後面跟著十二個全副武裝的隨從。他停住,望著這輛奇怪的車子,問這兩位婦人旅行的目的,是從哪個國家來的。于是年紀輕一點的那個婦人提到了丹麥的曲鎮,講述了自己悲傷而苦難的遭遇。不過這一切很快便成了過去,上帝作了這樣的安排。那位騎士正是她的兒子。他把手伸給她,擁抱她。母親哭了。她多年來沒有哭過了,而只是緊緊地咬著嘴唇,直到鮮血流了出來。 那是葉落的季節,海上多難的季節。

海水把酒桶卷到陸地上,卷到主教的地下酒窖裏和厨房中;熊熊的火上烤著鐵叉上的野味。在這冷得刺骨的冬天,屋子裏面十分溫暖。這時傳來了消息:曲鎮的延斯·格羅勃和他的母親回來了;延斯·格羅勃要召集議事會,要按宗教的教規和國家的法律來指控主教。
“那對他沒有用處!”主教說道。“放弃這場爭議吧,騎士延斯!”

第二年,又到了葉落和海上多難的季節,嚴寒的冬天來了。白色的蜜蜂〈2〉漫天飛舞,它叮在行人的臉上,一直到自己融化掉。 今天空氣很清新,出過門的人都這麽說。延斯·格羅勃在沈思,火焰飛到了他的長袍上,是啊,燒出一個小洞。“你這個伯爾厄隆的主教!我能制服你!在教宗的庇護下,法律對你無可奈何。不過,延斯·格羅勃會收拾你的!”于是他給他在薩林的姐夫奧魯夫·哈斯先生寫信,請他在耶誕節前夕做晨禱的時候到維茲貝教堂,主教要在那裏主持彌撒,所以他得從伯爾厄隆來到曲鎮,延斯得知了這事。草原和沼澤都被冰雪覆蓋著,馬和騎士、整隊人、主教和教堂的神職人員以及僕人,都要從上面走過。他們騎馬抄近路穿過脆幹的蘆葦叢,在凄凄風聲中向前走去。

穿狐皮大衣的號手,吹起你那銅號吧!在清新的空氣中,它的聲音格外響亮。他們騎馬走過了草原和沼澤地,炎熱的夏日裏莫甘娜仙女的草原幻影出現了,他們要往南去,直到維茲貝教堂。

風吹著它的號角,吹得越來越響。刮起了暴風,最可怕的風越來越大,成了狂風,這是上帝賜予的天氣。在這樣的天氣中,他們走向上帝的屋子。上帝的屋子屹立不動,可是上帝的狂風却在田野上、沼澤上、海灣、海上肆虐。伯爾厄隆的主教到了教堂,但是奧魯夫·哈斯先生却沒有到,不論他騎馬奔得多快。他和他的隨從從他住的海灣那邊前來幫助延斯·格羅勃,要在最高議事會前對主教審判。

上帝的屋子便是法庭,祭壇是審判台。巨大的銅燭臺上的燭全都燃著。風暴在讀控訴詞和判决詞。它的聲音在天空中、在沼澤上、在荒原上,在波濤翻滾的海洋上呼嘯。在這樣的天氣中,是沒有渡船穿過海灣的。

奧魯夫·哈斯在奧德松德海峽邊上站著。在那裏他讓他的隨從回去,贈給他們馬匹和馬具,准假讓他們回家去和自己的妻子團圓。他願獨自一人在那汹涌的波浪中去冒一下生命危險。但是他手下的那些人願以身爲證,延斯·格羅勃在維茲貝教堂孤立無援幷不是他的過錯。那些忠實的隨從沒有離開他,他們跟著他走進了深水,其中有十個人被水卷走了,奧魯夫·哈斯本人和兩個孩子到達了對岸。他們還有四裏路要走。

已經過了半夜,這是聖誕夜。風已經停了,教堂裏燈火通明。明亮的光焰透過玻璃窗照到了草地和荒原上。太陽升起前的晨禱早已結束,上帝的屋子裏一片靜悄悄,人們可以聽到熔蠟滴到地上的聲音。這時奧魯夫·哈斯到了。

在懸挂徽記的大廳裏,延斯·格羅勃歡迎他。對他說:“你好,我已經和主教和解了!” “和他和解了?”奧魯夫說道,“這麽說你和主教都不能活著離開教堂了。”

劍出鞘了,奧魯夫·哈斯動手了,延斯·格羅勃關上了那扇教堂的門,把他自己和哈斯隔開了,于是那扇門被劈碎了。 “別著急,親愛的兄弟,先看看是怎樣的和解!我已經把主教和他手下的人全殺了。他們在這件事上沒有多說一句話,我也沒有講我母親所遭受的那一切冤屈了。”

祭壇上燭光鮮紅,但是地上的血更紅。主教的頭被砍掉落到地上,他的僕從都被殺死倒下。神聖的聖誕夜裏,四周一片寂靜。

耶誕節後第三天晚上,伯爾厄隆修道院敲響了喪鐘。那位被殺死的主教和僕從,被陳列在一個黑顔色的華蓋下面,四周是用黑紗包裹起來的燭臺。死者,這個一度十分威風的主教,現在身穿銀綫綉的袍子,手中握著十字杖,但已喪失權力了。香烟散發出香氣,僧侶在唱。聲音像是在哀訴,像是憤怒的譴責判决,這判决要乘著風,讓風唱著傳遍全國,使遠近都聽到。風會停歇,但是却永不會消失,總會再刮起,唱著自己的歌,一直唱到我們的時代。在那邊唱著伯爾厄隆的主教和他的厲害的親戚。這聲音黑夜可以聽到,爲那些在沈重的沙上駕車行駛過伯爾厄隆修道院的驚恐的農民聽到;爲那些在伯爾厄隆厚墻內的屋子裏難以入眠幷注意著四周的人聽到。因爲它總是在通向教堂的發出回聲的長廊裏盤旋,教堂的入口早已經被磚塊封住,但是在迷信者的眼中幷非如此;他們仍舊看到這扇門,它是敞開著的。

教堂銅燭臺的火光還在閃耀,香烟仍在散發香氣,教堂依舊保存著昔日的光彩,僧侶們仍舊在爲那被殺死的穿著銀綫綉的長袍、失去了權力而拿著手杖的主教念著彌撒。在他那蒼白而驕傲的額上,血迹斑斑的傷口在閃光,像火似的閃著光。那是塵俗的思想和邪惡的欲念在燃燒。

聽風的咆哮吧,它壓過了海濤翻滾的聲音!那邊刮起了風暴,這風暴會叫人喪命!在新的時期中它幷沒有改變思想。今天晚上它張開大口吞噬生命,明天說不定又成了一只能反射一切影子的眼睛,就和那個已被我們埋葬掉的古老的時代一樣。如果你能睡去,那就請安詳地睡吧!

現在到了早晨。新時代的陽光照進了屋子!風仍在肆虐。又傳來了海難的消息,就像古時一樣。

夜裏,在呂肯那個紅房頂小漁村的附近,我們從窗子裏看到一隻船遇難。在那邊外面稍遠一點的地方,它觸了礁。不過救生發射器〈3〉射出了繩索,爲船骸和陸地間結上聯繫。船上所有的人都被救出來了,他們被送到岸上,送到床上去休息。今天他們被邀請到伯爾厄隆修道院。在舒適的屋子裏,他們得到殷勤的招待,看到了溫和的眼光,還可以受到本國語言的歡迎。鋼琴鍵奏出自己祖國的樂曲,在這些結束之前,又有一根弦〈4〉顫動起來,雖說是無聲的,却又十分響亮和充滿信心:思想資訊傳到了那些航船遇難的人的故鄉,通報他們已得救;他們的心靈感到了慰藉。今天晚上,在伯爾厄隆廳裏的歡宴上會有舞會,我們會跳起華爾茲和方步舞,唱起歌頌丹麥和新時代的《勇敢的士兵》〈5〉的歌。

新的時代啊,祝福你!乘著夏日清新的空氣飛進城裏吧!讓你的陽光照進人們的心靈和思想裏吧!在你光輝閃耀的大地上,那些艱難殘酷的時代裏黑暗的傳說將消失。
題注: 伯爾厄隆修道院在北日德蘭呂肯城西6公里的地方,原是一個王室的莊園。在12世紀時被改建爲一個修道院。這裏的教堂成了維茲貝區的主教堂。當時,主教是由修道院的僧侶們推選的。中世紀的丹麥還談不上什麽法制。他們保存著原始的人民議事習俗,重大問題都由人民在議事會上决定。議事會也是司法的地方。

〈1〉丹麥諺語。
〈2〉指雪花、雪片。
〈3〉丹麥西海岸海難很多,那裏的漁民使用一種能發射帶著繩索的箭一般的鐵器的機械裝置。漁民們把這種“箭”射到遇難的船上,再把船拖回;或者由船上的人扶索回到岸上。
〈4〉指電報綫。
〈5〉丹麥詩人彼得·費伯的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美國對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一觸即發的關鍵前夕,梵諦岡決定不再袖手旁觀。教廷特使艾祈格雷樞機主教將在明天前往巴格達,傳達和平訊息。這代表梵諦岡將以實際行動更積極的介入伊拉克戰事,而不僅僅是祈禱和彌撒。教廷新聞室發言人那瓦諾今天加以證實,他說,艾祈格雷樞機主教將帶著和平的訊息前往巴格達,並且在明天抵達當地。艾祈格雷原擔任教廷和平正義委員會主席一職,由於年齡超過八十歲所以已經退休,但是仍然退而不休,在教廷是一位熱心國際事務和有影響力的樞機主教。
  • 根據梵諦岡出版的二00三年天主教年鑑,目前全球天主教徒人數為十億六千一百萬,而且數目仍不斷的在增加,其中非洲教友增加速度最快,但是神職人員總數則略為減少。統計指出,全球天主教徒人數已達十億六千一百萬,而且數目不斷在增加。其中非洲教友增加的速度最快,成長率達百分之一百四十八,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成長率也相當可觀。歐洲地區則成長緩慢。
  • 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決定派遣一名高級紅衣主教前往伊拉克,作為他的和平使節去勸說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和聯合國合作。 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對美國可能領導國際社會和伊拉克開戰非常擔心。他雖然意識到時間緊迫,國際社會的耐心已經到了極限,不過他指出,這樣的戰爭意味著人道的失敗。最近幾天,教皇保羅二世多次表示反對向伊拉克發動戰爭,為了避免衝突,他決定派遣一名高級紅衣主教去和伊拉克當局會談。
  • 大紀元2月10日訊】(中央社記者郭芳贄曼谷特稿)泰國演藝界台灣演員只有﹁中國娃娃﹂裡的首位台灣女演員陳冠樺,上週第三頻道電視台選拔﹁泰國F4﹂偶像時,終於誕生首位台灣男演員,就是在獲得亞軍的華裔F4﹁宏齊光明﹂隊唯一台灣隊員張家齊,在未來一年三月將成為泰國電視界的新星。出生在台灣的二十三歲張家齊,十年前在台北市內湖區西湖國小畢業後,隨著家人移民至曼谷,進入艾可麥國際學校就讀,接著進入泰國私立天主教易三倉大學就讀國際企業管理,將在下月畢業。高中時期,父親過世後,他就開始自食其力,從事商展翻譯、廣告明星和模特兒等業餘工作。
  • 陳日君主教從宗教的角度,解釋神與人權的關係。他說:“從信神者的角度看,這些權利也就是造人的神所給予人的。在神的眼中,每個人都一樣地寶貴,神也願意每個人的權利得到大衆的尊重。”爲了保障人權,陳日君主教還經常強調《國際人權宣言》的理念,宣傳“公民抗命不能避免”。
  • 梵蒂岡電台今天晚間報導指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特使艾契加雷樞機主教今天上午自羅馬啟程前往巴格達,希望能說服伊拉克總統海珊與國際合作,避免不必要的戰爭。報導指出,艾契加雷今天是自羅馬啟程,經巴黎轉赴約旦首度安曼,並從安曼乘車越過沙漠,直驅伊拉克首度巴格達。教宗希望艾契加雷除了帶去教宗對伊拉克人民的關懷之外,最重要的是能說服伊拉克總統海珊能為世界和平與國家人民的幸福著想,與國際合作,避免不必要的戰爭。
  • 一個宗教權利組織說,中國以非法舉行彌撒為由拘捕了一名羅馬天主教神父。這個組織的活動人士說,很多被禁教會的神父和主教被拘押或是軟禁。 設在美國的龔品梅基金會說,中國37歲的姓董的神父去年12月前往聖誕彌撒的途中被逮捕。董神父被監禁的事情直到現在才被披露。龔品梅基金會說,這位董姓神父在河北省保定市被捕。那裡近年來有好幾位神父和主教被捕。
  • 宗教人士一向是反戰最力的一群,歐洲各地的宗教人士將分別舉行和平祈禱聚會,表達他們反對攻打伊拉克的立場。根據梵蒂岡的統計,義大利擁有成員八十萬的天主教協會與其他的天主教機構,以「熱愛和平的人」為名,聯合發起十四日下午在羅馬的舉行守夜祈禱聚會。以提醒世人,應為維護人權和促進和平而努力。
  •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昨天表示,十分關注《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草案中有關禁制從屬組織機制的條文,如果是中央政府要求香港政府立法的,他不排除向北京請願。他表示,對港府一意孤行就二十三條立法感到失望,他認為立法將破壞「一國兩制」,他又不滿港府沒有交代為什麼不可以取消立法。
  • 大紀元2月17日訊】(中央社記者陳倖嫚香港十七日電)一直相當批判中共的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今天在評論香港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進行立法事宜時表示,他擔心立法後香港信徒與中國大陸教會聯繫會受阻,香港的宗教自由受到影響。陳日君是在一個午餐會上致辭時,做以上表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