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镇墓犬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20日讯】
唐(公元618年–907年)
通高72釐米
1988年陕西省西安市郭墓滩出土
陕西省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藏

长角直立,肩生双翅,蹲坐于台座上,系镇墓壁邪之物。施黄、绿、白、褐、蓝等色三彩釉,釉色亮丽。其造型饱满,表现手法洗练,反映出唐代陶塑的高超技术。

转载洛神艺术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随着厚葬风气的盛行,唐三彩在这种条件下蓬勃发展,种类之多,诸如文侍武将、歌舞乐人、马牛骆驼、瓶罐碗盘,都象征性地陪葬入墓。
  • 三彩的生产是相当复杂的事情。它至少要经过胚料制备、釉药配制、成型、素烧、施釉、釉烧等多道手续。
  • 唐三彩的素烧与一般的作法有一个差异,它的素烧温度超过釉烧的温度。这样的做法,使得坯体在素烧时便已大致成型,釉烧只是加彩装饰而已。如此一来,坯体在釉烧时变形失败的概率便能降低。
  • 大纪元3月4日讯】(中央社台北四日电)中国大陆考古工作者日前对河南省巩义县黄冶唐三彩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进而确定唐代青花瓷产地,找到炼制唐三彩窑炉。新华社引述考古专家指出,此次发掘面积近两千平方公尺,发掘窑炉遗迹十二座,清理出汉代窑炉两座,唐代窑炉六座,宋元窑炉四座,作坊两处,澄泥池一处,釉料坑两个,沟三条,路一条,墓葬八座和灰坑五十五个,发掘地层堆积较丰富,出土瓷片、三彩、素烧器残片一千五百余袋,完整和可复原器物八百余件。
  • 大纪元3月5日讯】(中央社台北五日电)中国大陆河南省文物考古部门指出,经过对河南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的考古发掘,河南考古再获重大发现,数座烧制唐三彩的窑炉露出地面,巩义市黄冶村大片耕地和民宅下发现唐代的青花瓷片和接近于青花的蓝彩白瓷。专家推测,此处极可能是唐代青花瓷器的发源地。  中新社报导,去年七月,河南省组织相关文物考古部门于去年对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进行发掘中﹐清理出唐代窑炉六个﹐瓷片﹑三彩﹑素烧器残片一千五百余袋﹐完整和可复原器物八百多件。另外还有一大批完整和较完整的白釉﹑黑釉﹑黄釉﹑青釉瓷器标本﹐尤其是出土的大量精美三彩器皿﹑半成品和各类窑具。
  • 直立于方形踏板上,昂首,作嘶鸣状。背上有椭圆形花边毡毯,其上原有驮物,已残失。骆驼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工具,因而是唐三彩常见的表现题材,这是目前所见最大的三彩骆驼。
  • 舍维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仅仅是一座雄伟的城堡古迹,更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家庭住宅。这座城堡座落在法国中部罗亚尔河岸的一个美丽山谷中,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展示着过去法国家庭生活的样貌。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