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就動脈硬化?—–談小兒肥胖

黃宜中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28日訊】
近年來台灣成人肥胖者多,連兒童期的小胖子也越來越多,在三歲至十九歲年齡層肥胖之發生率約佔4.3%至17.4%(年齡越大,胖者越多)。肥胖已成為台灣兒童健康照顧的主要問題,其中部份小胖子已經伴隨有血糖代謝異常,血脂肪增加及高血壓問題,國外甚至有小胖子十三歲就動脈硬化。

■什麼情形就算太胖了?

傳統上,肥胖被定義為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120%以上。醫學上評估兒童肥胖程度有很多方法,其中最常用者為身體質量指數(BMI),
其公式為: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

體重過輕低於   18.5
正常18.5 – 24.9
體重過重25.0 – 29.9
肥胖超過(含)30.0
參考網站http://nhlbisupport.com/bmi/bmi-m.htm

■為什麼會肥胖?貪吃?遺傳?

首先,我們必須先記著這樣一個公式:能量儲存(過剩)量=能量攝取量-能量消耗量。

大部分人都認為胖子是因為貪吃(攝取量超出)而胖,這種情形的確佔了一大部份,但事實上吃得多並不能解釋所有胖子的問題。統計上我們發現,大部分胖子的父母至少一個也是胖的;若父母雙方都是胖子,約有2/3子女將來也會是胖子;同卵雙胞胎(遺傳基因相同),即使從小分開生活,有60-75%,也會同是胖子,所以肯定遺傳是一個重要因素。目前科學家已發現了幾個與肥胖有關的基因及蛋白質,正努力探討這些因素在人發胖過程中所擔任的角色,對肥胖原因有了突破性的瞭解,相信對未來肥胖的預防及治療會有幫助。

■減肥治療之四大要點

營養均衡之高纖維低脂肪飲食,適當的運動,行為之改變及父母親之參與是小孩減肥治療的四個重點。飲食方面可請教醫師或營養師專業的意見,其他方面則需要父母親之支持及家庭生活方式的改變。父母親的飲食習慣、內容會深深影響小孩日後的飲食方式及對食物之偏好。而兒童時期疏於運動的習慣亦會持續至成年。研究報告顯示,父母親積極參與孩子的治療活動,其有效(減肥成功者)比率遠大於沒有父母參與者。

減肥的速度不宜操之過急(應由醫師指導)。由於肥胖是經年累月慢慢形成的,減下來的過程當然也慢。我們也不建議以藥物來治療小兒肥胖,因為讓小孩子服藥減肥,會有什麼樣的問題,我們所得到的資料及經驗仍很有限。

轉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研究顯示,生孩子多的人似乎更容易患心臟疾病。 英國兩項大型研究顯示,兩個孩子的父母患冠心病的風險最低。 生兩個以上孩子的人似乎患病風險顯著增加,而且生孩子越多,患病概率增加越多。 研究者還發現,孩子越多,父母越容易肥胖。
  •  生菜沙拉不僅好吃又可以減肥。但是吃進一盤又一盤加上各式各樣沙拉醬的生菜沙拉,雖然美味可口,不過很容易地就掉進生菜沙拉可能含高油脂的陷阱中而造成肥胖。
  • 對于官場机构重疊、人員臃腫、官多民少、人浮于事的肥胖症,早已是眾所周知、眾口同斥,無勞費舌。民謠曰:"三分之一的干,三分之一的看,三分之一的瞎搗亂。"可謂高度概括了這一官場病象。
  • 南京鼓樓醫院內分泌科的一項研究表明:體重指數24Kg/m2是中
    國人,尤其是華東地區人群肥胖的最佳判斷標准,腰臀圍比是最佳的
    脂代謝預測指標。
  • 据俄羅斯《21世紀化學与生活》雜志報道,莫斯科醫學研究院的專家發現,目前只有近10%的肥胖症患者能夠在成功減肥兩年內保持原有的減肥成果。不能保持減肥成果的原因很复雜,其中一個原因便是部分肥胖症患者的“心病”未能得到治療。据專家介紹,一些人在情緒低落時會不斷地吃東西,或者暴飲暴食。另一些人常常失眠,并且在失眠時吃東西。久而久之,這些人便容易患肥胖症。當這种肥胖症患者接受節食治療時,常會出現抑郁、苦悶等反應。待療程結束后,他們就會不由自主地大吃,葬送減肥成果。

  • 身子漸漸發福了嗎?這說明你已經步入中年了。肥胖已成為中年女性的頭號大敵。然而,正當中年女士為身材不再苗條而感慨時,一個更大的隱懮還在后面,因為据最新研究表明,身材丰滿的女性患乳癌的机率与死亡率較大。也就是說,超過30歲的婦女如果將身上的肥肉都集中在腰圍的話,將增加患乳癌的死亡率。
  • 調查顯示,中國大陸居民目前面臨10大營養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肥胖。這10大營養問題包括:肥胖、營養與心腦血管病、營養與糖尿病、營養與高血脂病、熱量過剩、缺鐵、中小學生的營養問題、缺鈣、營養與腫瘤以及膳食纖維不足。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葛可佑認為,要改善營養狀況,必須調整膳食結構、合理攝取營養、適當強化普遍缺乏的營養素以及針對性地採用營養素補充劑。
  • 說實在的,用肉眼判斷一個人是否需要塑身實在不夠準確,有些女性儘管身材纖細,但可能因為循環代謝不佳導致橘皮組織的產生,也有人因為久坐辦公室造成下半身肥胖,所以,就讓我們提供一些檢測方式,讓妳了解一下妳是否需要雕塑曲線。
  • 誰說吃白米飯就會發福呢!其實,白米飯与肥胖不是是划上等號的!白米飯分解后的碳水化合物能夠被身體立即的消化、吸收、轉變成有用葡萄糖,可以被身體當成燃料直接使用。
  • 意在管制校園零食販賣機的德州官員說﹐校園中販賣的糖果和蘇打飲料使兒童肥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