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愛宗:副皇帝趙高是如何找死的

昝愛宗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1月9日訊】 靠陰謀起家的趙高,當然是有當陰謀家的天分和才能。如果沒有陰謀成名,那麽他趙高就不能稱之爲趙高,只能說是“趙低”了。

趙高的傳世之作“指鹿爲馬”是多麽經典啊,誰人在這個典故面前不作驚訝狀呢?趙高可以指鹿爲馬,也可以指馬爲鹿,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這難道不是歷史上所謂傑出政治家的本色嗎?

作爲大秦的傑出政治家,趙高無疑是得心應手的,也是空前絕後的。

在巨人贏政時代,趙高的遺憾就是沒有成爲副皇帝,但他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把皇帝熬死,然後等待機會當上副皇帝,最終全面控制政局。

這一天終於到來,皇帝贏政死在河北沙丘–巡視的路上。原本皇帝是不想死的,一直在找仙人藥,但傳來的都是失望的消息。臨死之前,老皇帝下聖旨,要公子扶蘇主持自己在咸陽的葬禮大典,然後在死前驚慌地指著身邊的兒子胡亥而突然斷氣。

皇帝死了,趙高就等到了出頭之日。他不但私自藏匿皇帝臨死前下的詔書,還謀劃秘不發喪皇帝死亡的消息,並把此作爲自己掌握權力的籌碼。在趙高的導演下,丞相李斯終於被拖下了水,成爲趙高的幫兇。如果丞相李斯有點歷史責任感,多點犧牲精神,少點既得利益私心的話,那麽如今的歷史肯定改寫。因爲李斯不是傻子,他也想像趙高一樣在肮髒政治集團裏分一分天下,創一番自家的業績,可是他想不到“害人即害己、幫兇就是滅自己”的道理,若干年後,李斯死于趙高之手。陰謀就是雙刃劍,來回反復都能殺人。

趙高之所以想除掉李斯,主要是因爲他想當副皇帝,已經用不著李斯這個廢物了。雖然胡亥是正皇帝,但只是挂名皇帝,而副皇帝趙高才是真正的真皇帝,挾天子令諸侯,比當皇帝更有權力。歷史上,副皇帝有權力的人可以舉出很多例子,曹操就很聰明,不當那個挂名皇帝,甘當副皇帝–丞相。曹操外出巡視,照樣享受皇帝的待遇,何苦爲了一個虛名呢?

胡亥當皇帝,趙高這個副皇帝,其實又稱之爲太上皇,一方面胡亥年齡不大經驗不足,第二趙高是胡亥的老師,長期以來教給胡亥的都是一些洗腦的東西。這個洗腦的東西不是把腦子洗清爽,而是越洗越糊塗。所以胡亥執政就應了“亡秦者胡也”的讖語。

比起老皇帝來說,胡亥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胡亥不喜歡聽真實消息,比如社會發生動亂和老百姓造反,比如苛捐雜稅“猛於虎”和官逼民反,以及所有反秦的負面消息,一律停止彙報,凡報者一律殺頭。所以在秦代,不可能有絲毫的言論自由,就是正常的內參也不能有,所有的言路一律堵塞,皇帝不需要,國家也不需要。

等到有一天,天下局勢不怎麽好的時候,趙高眼裏開始容不得胡亥這粒沙子時,就命令女婿咸陽令閻樂提刀殺死胡亥。臨死前,胡亥是多麽想活命呀:想當王,不成;想當萬戶侯,不成;想當平民百姓也不成,來者就是想要他的人頭。這個時候,他根本就沒有沒有想到自己以前是如何要別人命的,他轉頭問身邊的宦官爲什麽不提早告訴他,宦官說都是爲了活命,如果提早告訴皇帝真相,他自己的這顆人頭也就不是身上了。

胡亥死了,其悲劇命運已經結束,終於應驗了“亡秦者胡也”的預言。而作爲始作俑者的趙高,是不是可以放心當實名皇帝呢?不成,趙高知道自己的陰謀是無法變成陽謀的,就尋思找人頂替。找來找去,終於找了一個公子嬰繼續當挂名皇帝–恢復稱秦王。

他沒有想到公子嬰並不是自己的學生,並沒有經過多年糊塗洗腦術。所以,公子嬰站出來殺了趙高,然後投降劉邦的起義軍,後來項羽又殺進,子嬰之命就長不了了。本來,這個時候,殺進咸陽的所謂英雄項羽可以有挾天子令諸侯的時機,但他卻無政治遠見和政治謀略,只知道殺人,先把他當初的軍中統帥宋義殺掉,把本來可以挾王侯令諸侯的楚懷王殺掉,然後再把投降的子嬰殺掉,一路殺殺殺,其殺人手段與水平與趙高又有什麽區別呢?只不過趙高是暗地裏殺人,項羽公開殺人,性質是一樣,只不過形式不同而已。殺來殺去,最後他們的結局都是一樣的,都是挨刀子,趙高挨子嬰的刀子,項羽挨自己的刀子–如果自己不動刀子的話,就要挨劉邦的刀子。都是不得好死。

趙高作爲大奸,已經蓋棺論定了。而項羽,卻留有所謂英雄的盛名。其實,他們都是一路貨色,但是今後不能排除還有大奸在崇拜著他們,甚至有人在試圖去學“破釜沈舟” ,去驗證“指鹿爲馬”、最終目的是當“朕天下”的真皇帝……但結局總不外乎趙高和項羽的結局兩種。

原載《議報》第171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昝愛宗:老祖宗的言論環境比我們今天差嗎?
昝愛宗:中國出了個秦始皇:他的工具是人民
昝愛宗:中國的「戈巴契夫」
昝愛宗:2005年我們訂什麼報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