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瑜:香港回歸後的民間維權和公民社會的成長

孔令瑜

標籤:

【大紀元11月9日訊】 從1974年到1990年期間,有三十多個國家由專制轉變成民主政制,其後幾年再有三十多個國家加入民主陣營”在目前近二百多個國家之中,有超過六成國家實行民主政制,難怪有人說:“民主浪潮,浩浩蕩蕩,不可逆轉。」當前令我們關注的,除了是中東一帶的依斯蘭國家外,另外就是中國的民主化前途。在亞洲地區之中,新加坡政府成功地在當地建立以儒家爲核心價值的現代化政府,南韓和臺灣的民主制度亦可在儒家的文化圈內建立出來,而且沒有與社會産生衝突,這些成功的個案,均值得香港民間團體借鏡,在本土文化的基礎上,透過融和及豐富西方的民主價值和制度,提出一連串的政制改革方向。

香港現況香港目前的民主發展正處於一種死胡同的狀態。這是由於過去二十年的民主運動,只只重「投票」制度的改革,而忽視民主制度、投票制度背後所需的政治基本建設,以及客觀社會文化生態環境。

美國哈佛大學的亨廷頓教授在他的《第三波》一書中指出,自上世紀70年代中以來的民主浪潮,較少是透過從下而上的革命方式達成,而較多是以從上而下由政府帶動,或政府與民間以互動方式推動民主化。反觀香港政制改革,最終亦是受制於中央政府,從下而上的革命方式絕無可能。但中央政府亦無足夠的信念和勇氣從上而下帶動特區的民主,剩下來只有上下互動一途。在這種模式中,民間必須有強烈的民主訴求,以不同方式向政府施壓令管治日趨困難,但卻要避免過激行動引發建制內的保守派反激。回歸以前的香港民主運動,多少帶點理想主義、種族主義的色彩,是一種政治道德的表述,因爲殖民地政權始終有有不道德的色彩。回歸以後,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下的民主運動,概念上是不一樣的,香港始終是中國的一部分。可是,在1989年64事件之後,香港和中央之間産生了一種互不信任的情意結,雙方在過去七年的回歸過程中都有有「陰謀論」的心態,而董建華施政上的失誤更令香港市民對一國兩制失去信心。過去七年來,民間社會(包括基層團體及中產階級),均傾向爭取以普選方式産生特首,爲的也是要尋找一種更有效管治香港的模式。

香港民間人權陣線,於2002年9月份成立,目的是希望能爲民間社會提供一個平臺,團結不同力量,推動香港人權運動及公民社會的發展。我們相信,只有群衆,才是創造歷史的原動力。同樣,只有人民,才是民主運動的主體。民主運動的動力源自群衆,也必須源自群衆。當然,民主政黨、民選立法會議員,爲民主付出努力自是責無旁貸。但市民及民間團體也應有自己的聲音,一種源自原則、不牽涉利益、本能的呼聲。所以,民是人民,主是主體,運動是不停息的爭取。惟有以人民作爲主體的社會運動,去爭取民主,社會公義,和全民普選,才是出路。民主政治的重點在於公民參與政策討論和政治過程的水平,投票只是民主過程最後的一步,香港人現在對民主的訴求來自對政府施政方式的不滿,改革香港目前的政治基建和議政文化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過去兩年多以來,我們一齊嘗試集中民間力量,在建制外團結群衆,監察政府的同時,也清楚地向議會內民主派/非民主派的議員作出監察。香港立法會有60個席位,一半是民選議員,而另一半是透過功能組別的小圈子選舉産生。自97年回歸後與功能組別同時引進的分組點票機制,令立法會武力盡廢,阻礙立法監督行政,分化社會之餘,亦無助藉建制反映民意及疏導民怨。同時,在這七年間,由於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日漸擴大,社會階級的分化亦因此而更趨嚴重。港府成功地將其施政失敗的責任,推向低下階層市民身上,福利開支一年一年的削減,歧視中國內地新移民的措施一項接一項,令民選議員擔心流失選票而卻步。在民主步伐方面,民選議員亦面對同樣的困局,在今年七一之前的例子最明顯不過,面對中央政府的愛國論攻擊,他們都顯得束手無策,而在中方官員高調強橫地反對民陣以「還政於民」作遊行口號時,民主派議員只有唯唯諾諾地作出妥協,嘗試在中央與選民的狹縫中尋求平衡,最後卻是兩邊不討好。

相比之下,公民社會在民運路上仍然空間廣闊。由民間組織構成的公民社會,以維護社會的價值和利益、監督政府爲務。公民社會不單是民運動力的來源,亦是鞏固民主制度、提高民主質素的社會基礎。在上下互動的民主化過程中,公民社會要凝聚民間力量,不斷向政府施壓,直至政府明白不進行改革將付出更高成本。 未來特區能否再度發揮人民力量,在於政府的管治質素和市民的民主意識。民間組織必須緊密監督政府,經常向公衆講解哪些施政失誤源於政治體制的錯置,此中亦要有相應的研究配合。在傳媒、學校及其他社會團體,民間組織亦必須有系統地推動民主教育。

以下是香港民間團體最近的一些活動簡介。事實上,香港民間團體在過去多年來非常活躍,並積極參與多項聯席活動,在幾年間不自覺地成立一個互相協助和支援的群體。民間人權陣線是共中一個近年來非常成功的聯席,在「主流」社會運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除此之外,多個因應社會問題而自發成立的團體,亦在過去兩年的七一大遊行及其他社會運動中,起著帶頭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團體間的互相合作和支援,實有賴特區政府在過去多年來的施政失誤和分化。團體之間分享著一個共同的訊息,就是必須要團結一致,爲社會上低下階層市民爭取生存和發聲的空間。

1、 民間人權陣線:「民間人權陣線」是由四十多個民間團體組成,包括了關注宗教、文化、婦女、勞工、基層、社區、少數族群、不同性傾向人士、民主、人權等議題的組織,於2002年9月13日成立。「民間人權陣線」希望能爲民間社會提供一個平臺,團結不同力量,推動香港人權運動及公民社會的發展。「民間人權陣線」亦強烈要求,特區政府成立有法定權力的人權委員會,以促進對人權的保障及推行人權教育。我們亦努力爭取平等機會的立法,保護弱勢社群的應有權益。http://www.civilhrfront.org/index_c.htm  

2、 落實子女居留權家長會:成員有萬多人,主要是因爲1999年,香港終審法院判決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可享有居港權利的問題。由於港府拒絕落實和執行終審法院的判決,並強行要求人大常委會重新解釋基本法,將法庭判決推翻,亦將他們的子女遣送回內地,引起一連串的社會風波及悲劇。事件於2002年表面上是結束了,但家長們仍然沒有甘心,多年來一直積極參與各項社會行動,嘗試團結更多社會團體及尋求支援。事實上,這些家長大多超過六十歲,多年來在港辛苦經營,直至子女權利被剝削,才發覺自己的權利沒被尊重而被迫走上街頭抗爭。過去多年來的回歸大遊行,他們的參與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每次均有超過一千名家長及子女,高舉橫額及標語,高調地參與各項活動,他們的堅持,爲香港民間團體及社會運動的起了示範和鼓勵的作用。

3、關注綜援檢討聯盟,同樣是被政府政策催生出來的團體。政府於98年尾推出“投入社會、自力更生──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檢討報告書,建議大幅削減綜援金額和改變綜援制度,向綜援人士和組織者發出了挑戰書,激起十多個不同的組織和團體連結起來,共同向政府提出控訴、反駁政府的論調。目標:是以不同形式向政府提出綜援政策的意見,從而提出改善,希望另基層 民生活不致陷入困境。於今年國慶周年,他們發動了四百八十多名來自十多個團體的代表,在遮打花園舉行抗議集會,參加者當中不少是靠領取綜援過活的長者及傷殘人士。  

4、 負資産大聯盟於2001年正式成立,組織全港負資産業主向政府及銀行爭取更多權益。他們在過去兩年七一大遊行中,都積極組織香港負資産業主參與,並公開表示,參加遊行是希望大家記得社會上還有很多負資産,而這一切都是因97年後的施政失誤,致財富瞬間消失。在遊行隊伍中,他們與夾屋大聯盟,業主會一起,高舉「資産蒸發4000億,人命燒炭3000條」及「還我資産,還我家園」等示威牌,提醒市民不要忘記負資産的慘痛經歷。

5、 青年團體延續七一精神:「七一人民批」,是由一班廿至三十歲青年人組成,於2003年7月1日之後走在一起。他們認爲,每個年青人都應該爲香港的民主化多走一步,對香港作出承擔。”七一人民批”的意思,是指七一後人民聚集在一起,批評及評定施政優劣,英文名字 “People Pile” 的意思是人民堆疊在一起,團結成新力量。他們也派了成員參加在2003年區議會的選舉,透過選舉將他們對香港社會的想法和理念告於選民,可算是一種創新和大膽的嘗試。七一人民批:http://www.71peoplepile.org/71pp.html

 

6、 中學生聯盟:成立於2003年七一大遊行之前,幾個中學生在大學公開試前夕,發現廿三條的立法,將會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同時亦恐怕自己將會是未來廿三條的受害者,所以立即在短時間內成立網站,設置討論區,呼籲同學關心及參與七一遊行。七一遊行之後,他們積極參與香港社運活動,亦透過探討社會政治問題,就與中學生息息相關之政策發表意見及提高朋輩之公民意識,培養青年人對社會的承擔感 http://www.hkssu.org/ 

7、 音公館:同樣是成立於2003年七一遊行之前,透過製作諷刺高官及特區施政歌曲,以輕鬆手法引起青年人對時事的關注。音公館亦設立網上論壇,是香港少數同時擁有「高度言論自由」 +「乾淨留言」+「有趣過癮內容」的網上討論區。網站間中會發現強烈的爭論甚至罵戰,但音公館網主林子揚堅持,只要是冷靜、理性及有良心的討論,真理是會越辯越明! http://www.yumkung.com/phpbb2/portal.php最新音公制作:諦七一之可憐(寄:帝女花之香夭)http://www.yumkung.com/phpbb2/viewtopic.php?t=15389&start=0&postdays=0&postorder=asc&highlight= 

8、 REBUILDHK:是一個自去年七一開始的網站,網主FREEMAN 精心設計了多個音樂MTV,並在網路上廣傳,被民間視爲去年七一五十多萬人上街的一個重要渠道。REBUILDHK 成功地爲香港民團體提供一個出路,即使傳媒被政府及大財團收購和封殺,網路仍然爲社運帶來生存空間。多個民間團體就不同社會議題成立了電郵E-GROUP, 於網路上將團體消息流通,成功地收到宣傳效果,同時亦符合經濟原則。由於REBUILD HK很受歡迎,於今年七一,六四周年及九一二立法會選舉前後,其網站多次被人爲地刻意破壞。http://www.rebuildhk.com/以下是REBUILD HK 爲民陣設計的E-CARD:http://www.rebuildhk.com/ec_010404.htm

反對人大釋法:http://www.rebuildhk.com/ec_010704.htm

由於設計新穎,不少網路上的朋友亦願意將E-CARD 廣傳,即使收件人未必會出席遊行或活動,但至少可引起思考和反省,對社會運動亦有一定的幫助。

2003年七一遊行前於網站上流傳MV:獅子山下 (儲存於支聯會網站連結內)http://www.alliance.org.hk/2004年七一大遊行 (We Love HK) MV: (儲存於支聯會網站內)http://www.alliance.org.hk/2004年六四十五周年MV:(儲存於支聯會網站連結內)http://www.alliance.org.hk/ 

9、 紫藤:是由一群關心婦女權益的人士組合,包括社會工作者、勞工工作者、婦女研究員等。服務物件主要是本地及由中國大陸來港從事性工作的婦女。本來,經營一樓一鳳的性工作,在本地是合法的行業,但性工作者卻同時是在社會中最脆弱,最備受打壓的一群。她們面對最大的問題,是來自警察的濫權和政黨的打壓。香港警方多次藉口查牌,並要求性工作爲他們提供免費性服務後,再對她們作出檢控,指她們引誘他人作不道德行爲。

面對警方多年來的無理對待及惡意打壓,近年來她們逐漸積極參與社會及國際間活動,爭取社會人士的認同和協助。同時,每次選舉期間,候選人必定會以性工作者作爲爭取選票的目標,並在選舉時期不停向警方施壓,令當地居民及社會對她們的偏見和歧視加深。
http://ziteng.org.hk/

10、 勞工團體 – 香港職工會聯盟:以「團結、飯碗、公義、民主」爲口號,堅持不依附權勢,並以獨立於政權、政黨、雇主及其他外來勢力爲原則。

職工盟的目標是透過介入工潮,與協助處理勞資糾紛組織組織工人,壯大工會運動,與工友並肩爭取勞工權益。同時,亦藉著參選議會,直接質詢政府及爭取改善勞工法例,以保障工人權益。 

職工盟近年來成功招攬了多位在學生時期積極參與學運的學生領袖,並充分利用其資源,參與及支援社會運動,爲香港社運打下強心針。同時,職工盟亦成功地爲香港工運提供另一出路,雖然他們的勢力不比左派工聯會強大,但至少爲本地工人提供另一選擇,讓勞工階層在爭取自己權益的同時,亦開始意識和明白自己在社會的角色。http://www.hkctu.org.hk/new/cn_main.html

要求釋放中國工運人士

職工盟每年五月一日勞動節,均會舉辦五一大遊行,爭取設立爭低工資及最高工時制度,反對官商勾結。

11、全球聯陣-勞工基層大聯盟:香港「全球聯陣」於2003年5月正式成立,成員包括:基層發展中心、香港聯工會聯盟、香港婦女勞工協會、街坊工友服務處、深水埔社區協會、全球化監察、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基層在職人士服務部、亞洲學生協會、Asian Pacific Mission for Migrants、先驅社、工業傷亡權益會、香港基督徒學會、亞洲專訊資料研究中心、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香港交通運輸業職工聯合會、建 地盤職工總會、成衣、文職及零售業職工總會。爲求令本地各界團體更容易認同及瞭解我們的工作,2004年1月更名爲「勞工基層大聯盟」。是一個工會與民間團體的聯盟,反對全球資本一體化的國際網路,提倡不同身份的基層群體互相支援,並希望透過交流和瞭解,凝聚力量抗衡財團壟斷和官商勾結。http://www.globalnetwork.org.hk/ 

12、 香港婦女勞工協會(下稱女工協會):是一個註冊的非牟利團體,成立於1989年,以組織勞動婦女爲目標、爭取婦女勞動權益爲宗旨,並與婦女共同開創發展空間。在女工會字典中,”婦女勞工”包括從事有薪酬勞動的婦女和從事無酬家務勞動的主婦。女工協助近年來面對非常嚴重財政困難。目前所有員工正面臨解散,但員工們卻自願付出其所有遣散費,讓女工協會可以在短期內繼續運作,爲清潔工人提供支援。協助低薪外判清潔工人:目前香港法例規定,每名勞工每年應有總數最少 19 天的勞工假。但是,外判清潔工人大部份每年只有一日假放(年初一)2002 年做的調查顯示,有六成以上的受訪公屋清潔工友是全年沒有休息日,而她們每月只得三千多元人工(美金385元)。清潔工友大多是年老長者或者是中年主婦,後者不少是新來港居民,她/他們的共通點是找其他工作的機會很低,都是討價還價能力極低的一群,這亦成了老闆以用可恥低薪聘用的藉口。http://www.hkwwa.org.hk/html/default.htm對民間團體的打壓:每屆立法會選舉都會有不少民間團體爲爭取權益,要求候選人支援自己提出的政綱,並且公開候選人的取態以讓選民瞭解。但今屆立法會選舉中,選舉事務處卻加插一項選舉條例規定,指出團體公開支援或推介任何一名候選人,都會計算作選舉開支,有民間團體代表便批評此規定不合理。「地球之友」早前曾向立法會候選人發出一份關於環保政策問卷,就候選人是否支援家居垃圾收費等問題查詢,並會公開結果。但卻發現發現他們不能將有關結果公開,及呼籲選民支援那些支援了環保政綱的候選人,令民間團體失去了對議員的監察,而市民亦失去機會,去瞭解某個候選人,對其所關心議題的表態。多個民間團體形容這是「不合理、荒謬」的條例,並會結合十多個團體,聯署去信選舉事務處上訴。

以上的民間團體僅是香港社會運動的一小部份。此外,亦有許多是因應不同社會議題而結合的民間聯席,包括:

平等機會婦女聯席;關注濫用警權聯席;爭取修改公安法聯席;反失業大聯盟;民主倒董力量等等。而在九七年回歸前亦有“民主回歸聯席”;反對臨時立法會大聯盟。透過與政府,及社會各界的溝通和組織聯繫,這些非政府組織形式的公民社會,不單建構出民間的共同價值信念,並可以此信念爲據,監察政府施政,甚至動員公民社會力量,對抗政府違反公衆利益的行爲。面對著全球化帶來的威脅,越來越多人認爲,一個全球的民間社會正在逐漸體現,而這個民間社會的出現,當然亦以參與性的民主作爲最終的發展階段,而且由民間的,非牟利爲目標的民間團體和運動來推動。然而,許多民間團體所關注的議題,必然會涉及政治、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但民間團體又不能太過集中於個別議題,否則社會運動很容易流於偏頗,或被扭曲。這個「如何整合」的議題,亦是我們目前面對的考驗之一。以民間人權陣線爲例,過去兩年來以來我們都集中於討論政制發展的問題,爭取07/08普選,反對基本法23條立法等議題,正如之前所述,是一些較爲”主流”的社會議題,卻忽略了民生問題的討論,而民陣的成員團體對此亦有不同意見。即使在廿三條立法凍結之後,我們特別成立了”民主發展及民生小組”,嘗試將兩者之間的關係結合,令社會大衆明白,民生的不濟,實在與不民主的政治制度分不開,但媒體仍然將重點放在政制發展上,而民陣亦不自覺地被媒體帶著走。今年七一大遊行,我們特別邀請基層及婦女組織帶頭,帶領遊行的大橫額,可惜我們仍未能成功地將背後的動機和原因帶出,引發社會討論。在此,我們必須要深刻反省及作出檢討。

對於如何強化民間的力量,亦有其他建議,包括成立民主教育資源中心,提供先進的民主教材,並透過與學者合作,訓練一批有志的「民主講師」,到學校,社區組織及團體,講解民主的理念,和如何將民主實踐於日常生活之中。要推動上述工作,必須要有充足資源,而每年六四燭光晚會,或七一大遊行時,許多民間團體亦會嘗試在活動期間進行籌款活動,以籌募未來組織的運作經費,甚至是競選立法會或區議員的選舉經費。民陣在過去兩年的七一遊行及今年的元旦大遊行,均有特別派義工作籌款工作,目前累積的運作資金亦算可觀,約有一百萬港元。但與此同時,其他民間團體卻未必有此機會,可以有類此機會作大規模籌款。民間團體與商業社會有不同的地方,就是我們必須時刻要考慮在經濟自主的問題,而目前公益金或政府的撥款難以惠及許多爭取人權、民主的團體和民間的智囊機構,民間團體甚至無法向捐助者提供退稅優惠,唯一途徑唯有透過民間和國際人權組織的捐助,因此民間團體的生存空間越來越收窄,這亦是我們目前最嚴重的困難和處境。

民陣其中一個成員團體,香港婦女協進會,就曾在97年支援女工速印合作社,爲失業婦女提供自主就業的機會,更嘗試將合作社作爲一種合作生活的模式,打破工作和生活上強調個人能力,互相競爭的方式,這可算是民間社會除了致力爭取民主之外,在經濟上開拓自主空間的嘗試。另一個重要的挑戰是來自當權者。例如在人權工作上,除了是侵犯人權和保護人權之對立外,還有的是漠視人權和重視人權之爭。政府經常帶頭漠視人權,例如在人權教育上的投資不足,例如對內地新移民實行歧視性的政策,包括要求住滿香港七年才可享有申請公共房屋及社會福利的權利等,這都反映政府對民間社會的漠不關心。民間團體要從政策、教育、實踐方面找尋一個能影響大局的角色,實在非常困難。而在政制民主化的問題上,我們面對的阻力更是來自中央政府,中央政府的高度干預,令2007年及2008年的全面普選,在沒有諮詢和討論,甚至是沒有討價還價的情況下,一下子就變得不可能,難免令民間感到灰心和失望。

兩年的七一大遊行,令國際社會更關注香港問題之餘,亦令香港人開始醒覺。我們期望世界各地的華人,可以在不同的國度互相作出支援和幫助,讓香港可以早日實行全面民主,亦令中國的民主化道路可以得以開行。謝謝!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幹事
民間人權陣線 副召集人

原載《議報》第171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時代》週刊選出20位亞洲英雄
時代雜誌選亞洲英雄 年輕化
孔令瑜、劉翔、譚元元榮登亞洲英雄榜
三中國人榮登英雄榜 香港打造時代英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