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 ─ 愛發脾氣的人

如真
font print 人氣: 47
【字號】    
   標籤: tags:

從前,張三和李四兩個人閑來無事,在屋子裏聊天。張三對李四說:“有個和我一起共事的人,名字叫作王五。王五的脾氣可暴躁了,動不動就發火,發起脾氣來可不得了,拍桌子又摔東西,還會打人呢!我們平時都很怕他,不敢和他爭執。”李四說:“真的嗎,果真有這樣火爆的人?”兩人正說著,王五正巧從屋外經過,窗子開著,張三的話全都清清楚楚地傳到他耳朵裏。

王五頓時大發雷霆,面紅耳赤,脖子上的青筋一根根地凸出來。他大步跑到屋門口,氣勢洶洶地使勁一踹,把門踢開,見了張三,一把抓住他的領口,不由分說地就是重重一拳。張三被打得踉蹌著退了好幾步,一屁股坐在地上,血從他的鼻子裏慢慢流了下來。王五還覺得不解恨,也不管張三一迭聲地叫饒,過去騎在他身上,抬起拳頭打個不停。

李四見狀,趕忙過去勸解。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王五拉開,問他說:“你為什麼要打張三呢?”王五氣呼呼地回答說:“我哪有性子暴躁的毛病,又什麼時候亂發過脾氣呢?他這樣誣衊我,我當然要好好教訓教訓他!”李四說道:“你現在這樣做不正是性子暴躁、喜歡發火的表現嗎?張三並沒有說錯啊!”

故事寓意:人難免有錯,有了缺點其實不應該忌諱別人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才能不斷完善自己。若是一味地對自己的錯誤視而不見,只怕會更加迷失自我,再也找不到回歸純真自我的路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宓子賤做過單父的地方官。平日,大家只見他整天彈琴作樂,悠閒自得,根本也沒看見他走出過公堂。然而在他的治理之下,單父這地方生活富足,人心安定。
  • 齊王的相國鄒忌長得相貌堂堂,身高8尺,體格魁梧。與鄒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長得一表人才,是齊國有名的美男子。

  • 有一個楚國人外出時在路上碰到一個挑著山雞的村夫。因為未見過山雞,所以一見到長著漂亮羽毛和修長尾巴的山雞就認定此物非凡。

  • 永州這個地方河多江多,所以人人大都善泳。五六歲的小孩便能在河裏嬉水抓魚,大人們的水性更是了得。
  • 楚國人有個人叫作狙(ju)公,以飼養猴子為生。每天早上,狙公都給他的猴子們分配任務。他讓老猴子帶著猴子們去採摘山裏果樹的果實。晚上,等猴子們回來了,狙公就逼著它們交出所采果實的十分之一。
  • 喜鵲的巢築在高高的樹頂上,每到了刮風的秋天,窩巢便隨樹枝搖搖晃晃,簡直像要翻下來一樣。每到這時,喜鵲和它的孩子們驚恐地蜷縮在窩巢中,害怕得連大氣都不敢出。
  • 宋國有個賣酒的人,為了招引生意,他總是將店堂打掃得乾乾淨淨,將酒壺、酒壇、酒杯之類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並在門外還高高掛起一面長長的酒幌子,上書“天下第一酒”幾個大字。遠遠看去,這裏的確像個會做生意的酒家。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卻很少有人問津,常常因賣不出去而使一壇壇的酒擱酸了,十分可惜。
  • 楚國有位釣魚高手叫詹何,他的釣魚方法與眾不同:釣魚線只是一根蠶絲繩,釣魚鉤是用如芒的細針彎曲製成,而釣魚竿則是楚地出產的一種細竹。憑著這一套釣具,再用剖成兩半的小米粒作釣餌,用不了多少時間,詹何從湍急的百丈深淵激流之中釣出的魚便能裝滿一輛大車!然而他的釣魚線沒有斷,釣魚鉤也沒有直,甚至連釣魚竿也沒有彎!


  • 有一個人到野地里去打柴,在經過一片沼澤地的時候,意外地得到了一只麋鹿。他非常高興,但沒有立即把麋鹿帶回家去,而是找了棵樹,將麋鹿拴在那里,打算忙完了再去牽。
  • 有三位老人都擅長吹牛,平時與人談話,通常沒人吹得過他們。可是這一天,這三位老人卻碰到了一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