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衰老后,人類向哪裡去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4月19日訊】太陽系有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是固體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太近太遠都不適合生命的存在。地球的位置對于生命生存可謂得天獨厚。

但是我們的恒星太陽,其實并不是永恒不變的。終有一天,當她核心的核融合反應停頓后,會逐漸衰亡,屆時地球上的人類該怎么辦?

美國西南研究所(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天文生物學家Alan Stern的研究認為,當太陽變成紅巨星后,离太陽中心10~50 AU左右的地區會取代現在地球与火星附近的位置變成人類可居住區(habitable zone),也就是水可維持液態的溫度區。現在太陽系中的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与庫伯帶都位于10~50 AU的范圍內。

現在天文學家估計,太陽的壽命為100億年左右,迄今為止大約已過一半多。因此,在約40多億年之后,太陽就會逐漸膨脹變成一顆體積很大的紅巨星,漸漸地吞噬水星与金星,甚至是地球。而另一种觀點則認為在太陽變成紅巨星的過程中,外圍大气會逐漸流失,這些向外流動的气體可能將地球向外推,從而使地球的軌道變大,這樣一來,或許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可以逃离被太陽吞噬的命運。但是無論如何,那時候的地球都將被太陽摧毀而變得無法居住。天文學家目前已經觀測到太陽正在逐漸變亮、變熱中,只是改變量很小,短時間內還無法察覺。

當太陽變成紅巨星對外側行星而言,它們离體積變大了的太陽距离將會變小,從而使得這些行星及其衛星原本冰凍的表面融化;特別是冥王星及其衛星凱倫(Charon),海王星最大的衛星崔頓(Triton),到時可能會變成最适合生命繼續生存的地方,因為這些星球表面含有丰富的有机化合物。

最有可能是海王星的衛星崔頓、冥王星、冥王星的衛星凱倫及一些庫伯帶天體。這些天體表面含有机化合物,受變成紅巨星的太陽的熱輻射影響,應該會融化而形成海洋。到那時,就不像現在只有地球(或許還有木衛二的歐羅巴及土衛六泰坦)有海洋,而是有好几百個天體都有海洋,Stern將之稱為「暖冥王星」,對應于那些「熱木星」的名稱。

當然,并不是所有在此范圍內的天體都适合人類和其他生物移民。其中,象土星、天王星与海王星這种巨大的气體行星,可能不會受到太陽變大的影響而改變。据目前研究所知,生命不太可能在這類巨大的气態行星上生存。目前天文學家已經在許多其他恒星很近的距离范圍內觀測到所謂的「熱木星(hot Jupiters)」這類巨大的气態行星,這些熱木星除非實在是太接近其母星(小于目前水星至太陽的距离),才會被母星蒸發掉,不然的話,這些熱木星可都還維持得很好呢!

不過,以上這些天體對生物來講還有問題。如冥王星,因其繞太陽的軌道遠日點是近日點的兩倍距离,因此表面溫度的變化非常劇烈。而崔頓也是很獨特的天體之一,它是目前已知所有較大的天然衛星中,唯一以逆行方式(与行星自轉方向相反)繞行行星的,天文學家猜測它可能原是庫伯帶天體,后被海王星所捕獲,故崔頓會受到海王星的潮汐力作用而使得它不穩定,甚至終有一天會因此而破裂成行星環的一部份。

研究認為,太陽處在紅巨星期的時間為2億5000万年左右,那時的亮度約會比現在高30倍;到紅巨星期的最后階段,甚至會達到現在的1000倍以上;至紅巨星期結束而開始脈動時,亮度將增加6000倍。据估計,這個突然增亮的時期則可能維持數百万至數千万年左右。這這么短的時間內,亮度与輻射增加這么多的情況下,能否提供生物足夠的生存環境,還需這些科學家進一步研究。而在亮度暴增期之后,太陽便逐漸縮成地球般大小的白矮星,亮度也隨之降低許多,外側的行星勢必又將恢复成冰冷凍結的狀態,此時的環境必定不适合生物生存,那些本來在外側行星或衛星上的生物命運又將如何?當然目前不可能有答案。(來源﹕台北天文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羅比難忘瑞秋 舊情復燃
兩英國報紙報導貝克漢與女秘書有染
微軟和SUN和解原因及影響
古建築講究方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