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事件對中國道德與文化之影響 (一)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7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蕭陽休斯頓報導】在1989年的6月﹐北京天安門廣場發生了震驚全世界的「六﹑四」事件。15個年頭過去了﹐當年的當事人很多都已步入中年。為了反思這段特殊的歷史﹐並分析它對現代中國在道德和文化上所產生的影響﹐上周六﹐德州論壇在中華文化服務中心舉辦第二次專題研討會。

雖然原本安排的主講人–當年的學生領袖封從德先生由于航班延誤無法到場﹐但聽眾們的熱情並未減退。現場首先放映新唐人電視臺提供的反映六﹑四真相的專題片《六﹑四–永恆的記憶》。然後﹐由另外兩位演講者發言﹐一位是「六﹑四」屠殺的親身經歷者潘洪義先生﹐另一位是大紀元的專欄作家夏一陽先生。

潘洪義在89年「六﹑四」發生時還在北京醫科大學就讀。他講述自己在「六﹑四」當中的親身經歷和出國後的思想變遷。

潘洪義先生

他當時是以救護隊員的身份一直守候在廣場上﹐並親眼目睹「六﹑四」當晚的開槍﹑流血的全過程。當天晚上﹐他所在的學校有一名教授通過特殊關係﹐提前得到部隊將在當晚鎮壓學生的消息﹐就趕到天安門﹐把本校的學生提前全部都召集到歷史博物館附近。而在此之前﹐廣場的學生們就已經聽到遠處傳來的陣陣槍聲。大家貽d始以為是在放鞭砲﹐後來有人跑來﹐拿著被槍彈打斷的血肉模糊的肢體給大家看。當時大家都驚呆了﹐不敢想像這一切會是真的。後來﹐軍隊開始向廣場開進﹑驅趕學生的時候﹐他親眼看到很多士兵們揮舞著棍棒﹐毆打走在撤離隊伍後面的學生。許多學生們被打倒在地﹐血流遍地。良知和職業的道德使得潘洪義和他的同學奮不顧身﹐又一起沖入廣場﹐救起那些倒在血泊中的學生。潘洪義自己當時先後把兩個人背在背上救了出來。後來再要回去時﹐軍隊已經開始攻擊救護隊的人員﹐他們只好撤回歷史博物館前。他說﹐如果自己當時沒有去救那兩人﹐那他們很可能就會死在廣場上了。因為當時他看到廣場上已有坦克開進來﹐後來士兵架起火堆﹐把廣場上遺棄的所有東西統統焚燒了。潘洪義說﹐當時很可能還有人在帳篷裡面﹐他不能確定。但是如果有﹐也根本沒有生還的希望。

在演講中﹐潘洪義特別提到那些對手無寸鐵的學生們大打出手的軍人。他說﹕「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他們的臉上寫著的是仇恨﹐但這仇恨從那裡來呢﹖就是因為謊言和構陷。因為他們(指中共)把學生描繪成是暴徒﹐所以他們(指軍人)是來打暴徒的。」在回答現場觀眾提問時﹐他說﹕「並不是所有的軍人都想去殺人﹐但是他們中確實有一些是接到了要他們開槍殺人的命令。」

在那個難忘的夜晚過去之後﹐潘洪義和同學們在凌晨撤離了廣場。當時﹐北京老百姓清早起來﹐街道上是一片哭聲。那種悲涼無法形容。後來﹐他們回到學校。此後的日子裡﹐學生中普遍是一種很頹廢的心態。因為他們原本是一腔熱血﹐要為國家和人民做些事情﹐沒想到卻遭到如此殘酷的鎮壓﹐他們感到這個國家已經不要他們了。他們感到迷茫﹐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不知道自己多年的努力和奮鬥都是為了什麼﹐為誰而學﹐為什麼而努力。 同時﹐他們更有一種逆反的心理﹐無論政府再說什麼他們都不會再去相信了。

九十年代中﹐潘洪義來到美國。雖然物質上不缺少什麼﹐他依然在精神上感到一種空虛。直到在美國生活多年之後﹐他說那種茫然的感覺依然還在。直到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中﹐他走入了法輪功。以前他覺得自己已經算是個很好的人了﹐但走入了法輪功後﹐他才知道﹐自己離真正的好人標準還差得太遠。修煉法輪功不僅使他身心收益﹐更使他真正的開始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並為之感到驕傲。古老文化的精華開始在他心中復甦﹐使他完全擺脫了那種迷茫的狀態﹐並更加熱愛那片養育自己的土地和人民。他現在也一直教育自己的孩子學習中文。當現場有人問他如果有一天他能夠回國的時候﹐他願不願意回去為國效力時﹐潘洪義毫不猶豫的回答說﹕「我願意。」但是目前國內對法輪功的迫害又使他處於一種「有家難回﹐有國難投」的狀態。他希望有更多的國人能夠了解法輪功﹐看清中共在這個問題上所說的全是謊言和構陷。他說﹐這場迫害能夠儘早結束﹐才真正是國人之福。

潘洪義先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惠妮休斯頓北京開唱 要求多耍大牌
週六中國城免費電影
休市長懷特盼增進亞裔社區福利
休斯頓社區公告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