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鄧小平的歷史功罪 蓋棺而未定論

——李光耀的言論所透現的歷史詭異

伊川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9月16日訊】鄧小平的百年冥誕,在北京轟轟烈烈地紀念了一場。按中共的傳統慣例,這是紀念歷史偉人的最高規格,甚至比1993年毛澤東一百周年壽誕時還搞得熱鬧風光。鄧小平的兩個女兒又是見記者,又是跑香港的,確實是把該說的好話全說盡了。注意到包括胡錦濤在內的中共要人的各種擁鄧言論的人,都會看出其中的玄機:鄧小平一生經歷的各種風浪,參與的各種政治決策,整個紀念活動分出了“明講”和“暗講”、“高調”和“低調”兩大部分。“明講”和“高調”的是“改革開放”、“一國兩制”;“暗講”和“低調”的部分是1949年以來的中共黨內鬥爭、反右運動以及“六四”天安門事件。胡錦濤的官式講話對“六四”事件只是依照原有口徑一筆帶過,鄧的女兒在各種紀念場合更是對“六四”一字不提。中共爲政者在“六四”問題上至今仍覺心虛理虧,急欲民衆淡化忘卻,是自不待言的。“六四”主事者李鵬,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各種公開、私下場合,撇清自己在“六四”血案中的責任。不料,此時卻冒出一個不識時務也不識好歹的新加坡強人李光耀,竭力把“六四”天安門血案當作鄧小平晚年最大功勞來大講特講。西方各大媒體都報道了80歲的李光耀於2004年8月中旬在新加坡發表的高度讚揚鄧小平用暴力處理天安門事件的話,並直接引用鄧小平當時的講話——“鄧曾說,‘如果殺20萬學生可以使中國保持一百年穩定,我就殺。’”(引自《華爾街日報》2004年8月24日社論)

李光耀的講話和《華爾街日報》社論,第一次以可資引據的歷史文獻的方式,證實了1989年5月間在全北京和全中國流傳的、卻無法獲得文字依據的鄧小平那句激怒了北京學生和全國民衆的混賬話:“殺二十萬人,保二十年穩定。”這裏,李光耀是爲了給鄧小平立記功碑,悄悄把鄧當時說的“二十年”改換成了“一百年”。因爲在當時中國大陸各級口頭傳達的鄧小平主張“殺二十萬人”的講話中,鄧小平說此話時,是舉的印度尼西亞強人蘇哈托在1964年屠殺二三十萬印尼人以保住政權爲例子。蘇哈托保住的政權,從六十年代維持到八十年代,恰好是二十年。蘇哈托用二三十萬人的鮮血保住的專制政權,終於在九十年代中期的“人民力量”民主運動中崩垮。鄧小平在世的時候應該是看到蘇哈托的這個下場的。正是因爲蘇哈托政權的不得人心,今天中共文獻裏所有關於鄧小平對“六四天安門運動”“採取果斷措施”的講話記錄裏,都全部刪去了鄧小平關於“殺二十萬人”與“蘇哈托”有關的內容。幸好,李光耀“拍馬屁拍到馬腿上”,又把鄧小平晚年最見不得光的這段講話,言之鑿鑿地向國際社會全盤端出來了。

這樣一來,意圖借百年誕辰爲鄧小平的歷史功績蓋棺論定、以強化中共現政權合法性的中共人士,就吃了一個啞巴虧了。肯定李光耀的話呢,是給“偉大”捅了一個大窟窿;否定呢,則更是欲蓋彌彰,還有“立場不穩”之嫌。所以筆者注意到,李光耀講話雖然在國際輿論界引起了連鎖反應,中共媒體對此卻是一直保持難堪的沈默。這裏面的道理很簡單:“六四”天安門血案,恰恰是動搖中共政權合法性而至今尚未消解的最大的一個歷史陷阱——“人民軍隊殺人民”,號稱“人民政府”卻公然揚言要“殺二十萬學生”以保政權穩定,這種政權的正當性、合法性是非常可疑的。“六四”至今,借“六四”上臺的江澤民雖然大權在握、穩坐最高位十幾年,客觀上說在發展經濟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政績,但中國老百姓從來對江澤民從來都沒有什麽好臉色,關於江澤民、李鵬等人的各種政治笑話以至黃色笑話,幾乎無日無之地在老百姓口中與網上及手機短訊中流傳,這,正是“六四”從根本上顛覆了中共政權合法性的明證。

從這一個角度,回到關於鄧小平歷史功罪的評判問題,也就可以是非判然了。1949年中共建政後,對中國人民的利益造成最大傷害,因而一再動搖了中共政權的合法性的有三大事件:在五十年代有反右運動和大躍進造成的大饑荒;在六、七十年代有十年文革浩劫;在八、九十年代有“六四天安門血案”。在這三個災難性的歷史事件裏,鄧小平負主要責任的,占了兩件——反右與“六四”。衆所周知,造成上百萬知識精英遭殃的所謂“反右擴大化”,其真正主事者和強力執行者,正是當時的總書記鄧小平;“六四”由鄧小平親自下“殺人令”,更是鐵板上釘釘。鄧小平主導“反右”和“六四”,並狂妄地放言不惜爲保住共產黨政權“殺二十萬人”,不管是爲“二十年”還是“一百年”穩定,這種殺人理論放在後世任何的歷史評價裏,都不可能是歷史功績而只能是歷史罪過。

至於“改革開放”和香港問題上的“一國兩制”,不容諱言,鄧小平在其中確實是作出了歷史貢獻的。但“改革開放”的大背景是文革浩劫造成的千瘡百孔,“一國兩制”更是在此前提上的情勢所迫、“不得不爲之”之舉,從歷史角度的評判,這是一種“歷史合力”的結果,鄧小平在其中的個人作爲其實很有限。從史料上看,“一國兩制”其實早在1971年中美關係解凍時就由毛澤東、周恩來提出過構想;具體英文提法,更是臺灣政文界名流沈君三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曾刊載在美國報紙上,把這硬作爲“鄧小平的理論創見”,並不公允。至於改革開放中,鄧小平對改革派領導人胡耀邦、趙紫陽的扶持而又扼殺,主張政治改革又遏制所有的政治改革等等,更是深有歷史爭議的話題。

既是功臣也是罪人,鄧小平的歷史功績雖蓋棺而不可能論定,這一話題,因李光耀 此次無恥的稱頌“鄧殺人”講話的出臺,反而更加引發人們注目和深思了。

──轉自《觀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伊川:政通才能人和--從「貧困人口」想到「上訪失蹤」
伊川:理想的背叛和褻瀆
伊川:從「輸球也輸了風度」說起
伊川:幾個另類的「美國夢」故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