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焦點評論》輕忽生命 以致制度殺人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特稿)台灣各大醫院健保病床一床難求,一向飽受民眾詬病。不過,民眾可能萬萬沒想到,有一天台灣的民眾竟然會落到「在台北受傷,得轉送到台中住院開刀」的處境。我們慶幸這個不幸的小女生,沒有在送醫途中枉送性命,但究竟現行制度出了什麼問題,才會有這種畸形現象﹖若制度不變,未來是否終究有人會成為「制度」的祭品﹗

目前的健保制度下,加護病房是個相對賠錢的單位,也因此,各醫院對於加建重症病房沒有太大意願﹔每到季節轉換、溫差大,中風、心肌梗塞病患大量湧入醫院時,病患就只能等床。一般輕症病患可以等,但急重症卻等不得,一旦發現沒有病床可以收容這些必須緊急手術的病患,醫院就只能儘快將患者轉送出去。

各醫院間轉送緊急病患,除了私下聯繫,主要仰賴EOC(緊急應變中心),以及網路上加護病房空床登錄資料。

看似簡單的制度,實施上卻有諸多盲點。首先,空床登錄是否與事實相符,就是一個大問題。除了因為時間差,網路上呈現的狀態,無法反應即時狀況之外﹔醫院不想收重症,沒有據實登載資訊,也是癥結之一。

此外,醫療糾紛日增的當下,一些狀況複雜的患者,多數醫院一聽就不想要收「燙手山芋」,以免惹來糾紛,哪會將實際空床數真實告知。

更慘的是,有一些醫院因為撙節成本,到了晚上即使有床、也沒有夠格的「醫師」可以動大手術,自然更不敢收病患。於是乎,所有的醫護人員,就在一套看似運作有節的制度下,大家就像是「行禮如儀」一般,照著既定的遊戲規則運作:「照三餐」登錄、「照醫院指示」登錄。有病患需要轉診時,緊急醫療網便去電醫院詢問,但雙方匆匆兩三語,就結束了攸關病患生命的程序運作。

大家心中沒有「生命」,只有「制度」的狀況下,使得一個顱內出血的小女童,在無應變機制下需捨近求遠就醫。這不禁令人想起,過去曾有一位小兒科資深醫師,凌晨兩點鐘仍在撥電話,只因為當時網路紀錄顯示一張空床也沒有,於是他一通通電話賣老臉,央求過去的學生、朋友,幫忙重新清查有沒有空床……,最後為他的小病患找到了一張救命的床。

醫師面對的不只是制度,還有生命。為了幫病患求生,重新檢討這個制度的時候,醫事人員們是否也該重新省視,自己主宰的是他人的生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