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鮪魚王國走向國際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十七日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與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今天在東港水產試驗所舉辦「黃鰭鮪之養殖技術與南方海洋園區計劃推動研討會」,會中表示,黃鰭鮪養殖技術的成熟,將把鮪魚王國─台灣推向國際。

參加研討會的主要人員有屏東縣副縣長古源光、農委會副主委李健全、民主進步黨籍屏東縣立委曹啟鴻、東港水試所海資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俊辰等。

李健全表示,近年來,台灣的鮪魚盛名已打入國際市場,每年東港的黑鮪魚季打出響噹噹的名號,但因鮪魚的蔚為風潮及大量捕獲,國際組織積極要求台灣減少對黑鮪魚、大目鮪等魚類的捕獲量,以免過度捕撈。

李健全說,正因如此,也帶出了中、低層人工浮魚礁及箱網養殖技術的全貌,更讓黃鰭鮪的箱網養殖技術與海洋園區計劃躍然浮出檯面。

水試所研究團隊指出,目前黃鰭鮪的海釣技術及箱網養殖的成果已見成效。

研究團隊利用人工浮漁礁的功能,吸引黃鰭鮪、正鰹、旗魚、鬼頭刀等多種漁類的聚集停留,再加以釣獲,其中,以黃鰭鮪最多,小體型黃鰭鮪每年的捕獲量約超過一千噸,相當於四十萬至五十萬尾。

研究團隊指出,釣獲後,予以箱網養殖,以不傷及黃鰭鮪表皮的方式將黃鰭鮪放入箱網中,經過一年的飼養,可長大到十公斤,兩年便可到二十公斤的體型,最大更可長到一七六公斤,而且存活率高,這對漁民朋友來說,鮪魚的捕撈成了合法化經營。

黃鰭鮪又被稱為「金槍魚」,成熟時的第二背鰭及腎鰭特別修長且呈金黃色而得名,游泳速度快,喜好接近島嶼附近海域,經過箱網養殖的黃鰭鮪,因食物充足,肌肉中的油脂含量高,養成後魚體背部與腹肉脂肪含量都比野生魚提高五至十倍,肉質更佳,是作為上好生魚片的好材料。

東港水試所估計,每尾體重一公斤的幼魚約值一百元,養殖二至三年後可達二十到三十公斤的上市體型,價值約一萬元,可創造一百倍的產值。

近年來,東港水試所已在台灣西南海域投放中層人工魚礁,創造豐富的漁場,水試所人員並成功協助業者開發活魚捕撈、運輸技術,將野生黃鰭鮪幼魚運到小琉球及車城沿岸海域中進行箱網養殖,不但增加漁撈業者的收益,也建立漁撈業者與養殖業者間互利關係。

水試所指出,台灣雖為鮪魚大國,但鮪資源的保育工作已是刻不容緩,藉由箱網養殖技術的利用,將可同時造福漁民,並盡保育鮪魚類資源的國際責任,讓鮪魚王國的美稱,永續留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