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健保卡加註器捐 及時行大愛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碧╱台北報導〕為了讓腦死者遺愛人間的器捐心願能及時被傳遞出來,健保IC卡加註器官捐贈意願已從去年11月起「上線」,器官捐贈協會也已送交六千多筆經確認捐贈意願的資料給健保局,其中有三千零一十筆已被登錄在健保IC卡上。器官移植

器官捐贈協會秘書長吳英萊昨天表示,協會民國八十二年8月成立以來,已發出四十九萬多張器官捐贈同意卡,而從去年11月以來,已有一萬五千多人透過電話、網路、親自到協會、醫療院所和人體展的攤位等五個方式,表達自己是否願意在健保IC卡上加註器官捐贈意願。

整體而言,有九成五以上是同意,但也有些人因有疑慮而不願登錄在IC卡上,譬如「有人不了解現在腦死判定作業程序,擔心萬一IC卡上有註記,發生事故時,不會被積極救治…」等誤解。

據了解,健保局已將去年11月由器捐協會轉來的三千多筆經確認過的資料,逐一輸入在資料庫中,且登錄在IC卡上,而健保局也強調,萬一將來發生事故,醫院還是會再徵詢當事人家屬的意願,不會貿然就摘取器官,請民眾放心。

器官捐贈協會昨天再次呼籲所有曾簽署器捐同意卡的人,儘速和協會連絡,以讓支持器捐的善行、義舉能被得知,讓器捐宣導及可用器官發揮最大效用。

協會秘書長吳英萊就說,像她過去簽署器捐同意卡十年來,沒有習慣把同意卡放在身上,但是她一定會把健保IC卡帶在身上,所以登錄在IC卡上,可以在第一時間讓醫師及家屬了解自己的意願,非常重要。

佛陀割肉餵鷹 意義形同器捐

〔記者周富美╱台北報導〕國人向來有保留往生者「全屍」的觀念,主要是因為不忍已逝者過世後,肉身再受痛楚。但若以宗教倫理看器官捐贈議題,佛光山永芸法師就表示,佛典中記載,佛陀曾經「割肉餵鷹、捨身飼虎」,這就是在慈悲心的前提下犧牲自己,讓生命得以延續的大愛表現。

永芸法師指出,國人對「保留全屍」觀念已不像以往般保守,近年來民眾觀念逐漸改變,除了有出家人願意公開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也有許多民眾對器官捐贈抱持支持態度,甚至有人願意主動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這是好現象。

她說,器官捐贈是一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表現,不論是宗教團體或是民間機構,有越來越多的民眾認同捐贈大體做為醫學研究,或是透過器官捐贈的方式挽救他人性命。

對於有民眾認為,如果把往生者的眼角膜捐出來,亡者可能會找不到回家的路的說法,對此,永芸法師表示,只要心中坦蕩,願意讓自己的身體發揮最大的功用,佛陀自然就會前來接引,就無須太過執著於保留即將腐敗的肉身。

儘管如此,器捐理念仍面臨倫理議題與傳統習俗等限制,佛教淨土宗就認為,往生者死後八小時內仍有知覺,也會感受到痛苦,永芸法師指出,捐贈器官確實可以挽救許多寶貴的生命,只要是在發揮慈悲心,讓生命得以延續的前提之下,就值得鼓勵。

邱小妹器捐 給社會上了一課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受虐醫療人球邱小妹遺愛人間讓人動容,積極推廣器捐移植的成大醫院外科部主任李伯璋表示,器官移植手術不是問題,器官來源才是最大瓶頸,除了活體捐贈,腦死患者將可用器官捐給需要的人,延續生命積極意義,七、八成國人都知道,遇到要為親人抉擇時,卻不一定做得到。

李伯璋還說,最有機會接觸到腦死患者及其家屬的醫院,考慮移植手術成本及可能招來責難怒罵,大都未積極勸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錢人或許可以出國尋找換腎機會,但對於一般家庭及經濟弱勢者,如果醫界不努力,誰還有機會為他們找到器捐來源?

他說,他非常感動梧棲童綜合醫院從社會關心角度,進而主動向悲傷家屬勸募器官,台中、高雄病患都受惠,社會高度關心邱童生死,台中梧棲童綜合醫院順利將其轉化為器捐大愛深植人心,足堪醫界推動器捐的表率,器捐觀念宣導更因此能發揚光大。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