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陸石化中心陸續投產 台塑營運面臨挑戰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11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均懋台北二十六日電)石化業在國際原油價格走高下,這波景氣高峰延續近2年,帶動台塑集團走向成立以來的獲利巔峰;明年在中國大陸石化中心陸續完工投產以及產業景氣出現由盛而衰的疑慮下,台塑集團若無法開拓新市場,明年成長空間將面臨挑戰。

這波由國際原油大漲帶動,走了2年多頭格局的石化業,明年能否延續景氣高峰表現,備受市場疑慮,其中包括談油色變的已開發國家,莫不處心積慮地祭出多項措施打壓油價,另一方面,中國大陸新增的石化原料產能進一步對原料價格形成下跌壓力,均可能是導致明年石化產業由盛而衰的影響因素。

過去高度依賴進口原料的中國大陸,帶動週邊地區石化業一波榮景,自今年起因大陸本身產能增加,將逐漸減少對國外進口原料的依賴,此情勢對大陸週邊國家的石化業來說,廠商若無法進一步拓展市場,成長空間將受到限制。

中國大陸在90年代末規畫的五大石化中心,今年起已有上海賽科石化、巴斯夫揚子石化先後投產,下個月另一座石化中心中海油殼牌石化也將開始運轉,預計到明年底,位於福建泉州的另一座石化中心也將完工,統計大陸五大石化中心全數完工後,乙烯年產能料將增加400萬噸,加計日後的去瓶頸工程可再增加約100萬噸的產能,屆時中國大陸乙烯年產能將達到1000萬噸,將是全球第2大乙烯生產國。

為搶佔大陸市場商機,台塑集團已在浙江寧波設立石化專區,生產中間石化原料開拓大陸內銷市場,並將與跨國石化集團在大陸設立的石化中心正面迎戰。這些國際性石化集團憑藉在全球各地油源豐富國家合作開採原油,以及在市場商機龐大的地區建廠方式,迅速擴張版圖,台塑集團未來在國際市場上碰到的對手,將是這些資本雄厚的跨國性石油巨擘。

舉例來說,全美國第一大股票上市公司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今年第3季營收首度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獲利約100億美元,當地分析師估計,艾克森美孚今年營收將達到3833億美元,相當新台幣12.84兆元,而整個台塑集團年營收不到艾克森美孚的十分之一。艾克森美孚一方面以在海外投資取得油田開採權方式,使其毛利率高達46%,另一方面則在具市場成長地區設廠攫取市佔率,例如大陸福建省泉州的石化中心,就是艾克森美孚與中國石油化工 (Sinopec)、Aramco、福建煉化合資的傑作。

另一跨國石化集團英國石油 (BP)則與中國石油化工、上海石化合資成立上海賽科石化,BP今年營收規模估計達3450億美元,約新台幣11.56兆元,緊跟著艾克森美孚之後,這2大集團均以煉油事業為主,單以石化原料廠商而言,全球第一大乙烯廠商陶氏化學 (DowChemical),今年營收規模約453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元,陶氏化學與中國石油化工在天津也籌設一座年產能60萬噸的石化中心。

無論是艾克森美孚、英國石油或陶氏化學,甚至是近年來快速崛起的沙烏地阿拉伯基礎工業公司 (SABIC),都有油田或天然氣等資源後盾,支撐企業的成長,相對遠東地區國家因缺乏油田等天然資源,先天上即很難與這些石油巨擘抗衡;參考日本化學工業的發展經驗,朝精密化學與電子材料等領域開發,或許可作為台塑集團另一成長動能。

目前兩大半導體產業國家美國與日本,均依賴在高純度電子化學品及熔劑上的高度發展,以供應半導體製程上的蝕刻、洗淨、回收等程序需求,包括台灣近年來大幅擴張的TFT-LCD面板產業,上游材料幾乎大部份均靠日本進口。台灣在半導體、平面顯示器兩兆雙星產業的蓬勃發展,正也提供石化業在精密化學與電子材料的新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