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人才〈第五章7〉:鼓勵寶盒

游乾桂
【字號】    
   標籤: tags:

優點,莫忘鼓勵。

幾乎一有機會便有人問我,處罰與贊賞,那一個好,怎麼區分?我在馬來西亞演講時,夜裡住在一個從事幼教工作的人的家,他也這麼問,我半開玩笑回答:憤怒的時候打小孩,叫豬頭,平靜的時候打小孩,叫神經,嗯,這個答案你滿意嗎?

處罰與鼓勵的真正目的無外乎改變孩子的行為,由這個角度切入便明確許多,處罰,尤其用打的,只會使問題內化,怕而不改,便沒有達到修正孩子行為的意義了;鼓勵則是細水長流,慢火細燉,一點一滴造小孩,更重要的是,他明白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說法:「孩子的名字叫小孩。」急不得的,如果十歲便什麼都會,什麼錯都不犯,我想該改口喊他一聲爸或者媽了。

處罰最大的傷害,在於影響正常人格。

研究証明,經常挨打的孩子,容易罹患強迫症、焦慮、不安、恐懼、自卑,甚至是未來暴力分子。

一味的處罰,孩子會像飛箏,常常接受獎勵,則似放風箏的人。

學習一事,在我眼中至少有兩種款式,一是主動學習,二是被動學習。被賞識的孩子,很開心,心甘情願,有書就讀,樂於一學再學,叫做主動學習;被否定的孩子,讀書像酷刑,一讀就輸,老聽見這樣的話:
你真笨。
怎麼還不會。
下次再考七十分就給我小心點。
我怎麼這麼倒楣生了你。


這些語言暴力,會使孩子成為被動學習者。

你喜歡別人說你美?還是醜?
除非腦筋有問題,當然是美啊。
老媽媽八十三歲,說她是中國小姐,他都樂不可支。

兒子十二歲,說成肥,他可氣了,改口叫他天下無敵第一超級大帥哥,照樣合不攏嘴。
女兒,我喚他仙女,那一天做什麼事,她都很帶勁。

至於太太嘛,叫她無美少女,她也相信,而且很感恩。
原來愛聽好話,有一點不能自拔的本能需求。

好話怎麼說?
很多人贊成我的想法,也明白好話可以給人自信,但自陳語窮,狗嘴吐不出象牙,又該如何是好?

我建議家中準一個〈好話寶盒〉,專門收集好話,並且登錄起來,久而久之,好話寶盒便收集了許許多多可以利用的好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10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二十九日電)民主進步黨宜蘭縣長參選人陳定南今天表示,面對北宜高速公路即將通車時刻,他只求當選一任,並在未來四年內把縣政帶領好,之後就會將棒子交給黨內年輕的人才。
  • 「十分錢連鎖商店」的創辦人查爾斯.華爾渥茲說過:「只有對工作毫無熱誠的人才會到處碰壁」查爾斯.史考伯則說:「對任何事都熱誠的人,做任何事都會成功。」
  • 中共數十年來從沒停止過其反人性的暴行,它對人民犯下的罪行真的罄竹難書!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應該覺醒起來,立即退出其邪惡組織,加速其完蛋。這樣中國才有希望,中國人才能做真正的人,才可享受世界上多數國家的人都有的民主、自由和人權。
  • 【大紀元10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卞金峰台北縣三十一日電)「大家e起來 、平安處處在」,學好心肺復甦術CPR,救人才?
  • 台灣舉行國際影視博覽會系列,來促進影視業的市場化、產業化,並可匯集專業人才、創造產値,吸引國內外買家,向全球展示台灣影視產業的實力以及台灣政府對創意內容產業之重視。
  • 國立高雄大學受勞委會職訓局委託今天在高雄市舉辦「第一屆人力創新獎南區發表會」,邀請中鋼、飛利浦等得獎廠商現身說法,分享有效永續培育人才經驗及理念。
  • 【大紀元11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湘欣台北二日電)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今天應全國工業總會邀請進行專題演講時,趁機表達中研院延攬海外人才所需宿舍建造經費遭立法院刪減的困難,工業總會理事長侯貞雄則保證,興建宿舍所需鋼材免費供應。李遠哲會後指出,扣掉鋼材部分,興建宿舍約仍須2億元的經費。
  • 【大紀元11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日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今天與紐西蘭皇家學會 (Royal Society of NewZealand)簽訂科學合作協定,雙方將在農林漁牧、創意及軟體的科學研究合作達成協定。藉由這項合作計畫,可促進雙方科技人才及資訊交流,增進台紐間的科技合作,進而相輔相成,共同提升兩國科技實力。
  • 在南澳高級官員的推廣和宣傳下,三百七十多名英國醫生、牙醫和護士表示對移居南澳開展工作感興趣,這將為南澳醫療隊伍輸入新鮮血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