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非洲 佛光山從馬拉威孤兒院做起

人氣 57
標籤: ,

【大紀元11月8日報導】馬拉威系列報導(三)(中央社記者劉正慶約翰尼斯堡特稿)在國際政治和新聞領域屬於邊陲地帶的非洲,「窮、亂、病」是世人對它的概括形象,但抱持著 「法傳非洲,續佛慧命」的佛光山卻在馬拉威點起一盞明燈,以收養、教育和改造孤兒的方式,為非洲大陸脫貧、治亂和除病提供一道良方。

座落於馬拉威南部馬潘加省 (Mapanga)、佔地約34公頃的佛光山阿彌陀佛關懷中心 (ACC),一手創建南非南華寺和馬拉威ACC的慧禮法師談起興建緣起時表示,他在2000年探訪馬拉威孤兒院時,便強烈體會到非洲孤兒正等著幫助和照顧,經由馬拉威前總統莫魯士的夫人支持和捐出土地,才有了今天的阿彌陀佛關懷中心。

國民年平均所得僅176.92美元、國民識字率和失業率分佔百分之四十二與百分之三十七,愛滋病感染率佔百分之十四的馬拉威,雖然政治環境較週邊鄰近國家安定,但從數據上看,窮、病仍是馬拉威尾大不掉的生存發展問題。

自幼常唸「一枝草、一點露,天無絕人之路」的慧禮法師,一九九二年到非洲弘揚佛法,為自己設定三百年的弘法進程,立下「埋骨非洲,五世轉非洲人」的悲願。//中央社


十年樹木,百年大成。提到ACC的目標時,慧禮法師說,「心是製造慈悲的工廠」,「把外界困難和煩惱當成滋材,便能轉化為希望光明」。就是這樣的理念,目前收養62名孤兒的阿彌陀佛關懷中心,「阿」字輩和「萬」字輩的男女院童,慧禮法師希望有朝一日能將他們打造成傳承佛法的菩提種苗,創造他們成為具有感恩心、慚愧心和廉恥心的新品種非洲人。

走入ACC主建物東淨佛堂一旁的孤兒院,容納20名院童和一名當地保母的寢室內,每間都張貼寫有「切記不准與人伸手拿任何東西或錢」、「不說謊、不偷他人的東西」等生活須知,這些院童已銘記在心的信條看似不起眼,卻是改造新一代非洲人的根本基礎。

看著孤兒院一磚一瓦慢慢搭建起來的黃意昇居士表示,這裡的孤兒不是只有養育,更重要的是教育,教育他們成為馬拉威社會上有用的人才,只要變成有用的人,ACC都會無條件幫助他們,讓院童們繼續就讀ACC將來設立的佛學院或選擇唸當地的大學。

至於經費的來源,黃意昇說,世界展望會目前提供每名院童新台幣500元的贊助費,絕大部份仍須靠信徒和善心人士的樂捐,雖然經費缺乏,但只要更多的人投入「佛教無國界」和「人人有佛性」的關懷工作,總會開創出無限法喜的人間天地。

或許有點知易行難,慧禮法師表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只是一個開始,這項想法願心主要是給孤兒許下一個希望和未來,為孤兒創造更好的成長機會,如果成功,將來將把這套模式擴展到其他非洲國家,為非洲大陸開拓更多的機緣,創造更多的希望。

耗資81萬5000美元的孤兒院今年落成後,問院內7歲男童「阿連」最大的收穫和體會是什麼時?他以生澀的英語說出「自由」和「愛心」。

自由和愛心對人數佔一百多萬、基本溫飽都成問題的馬拉威孤兒來說,可能只是卑微的希望,更是可遇不可求的機緣。

出生六個月就被家人棄置在河邊的「阿武」,要不是慧禮法師帶回關懷中心收養,現在恐怕連生存的自由都沒有,八歲女童「萬凱」因父母無能力撫養,曾經長達一星期未吃任何食物,但在關懷中心的愛心關護下已能自由自在的奔跑,而父母早逝的四歲院童「阿昇」,被收養之前則是在街上乞食的孤兒,過著有一天、沒一天的日子。

「阿」字輩和「萬」字輩院童過去悲慘的經歷,可說是非洲長年窮困的一個小縮影。「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鑑破山河萬多,現大千風光」,將來ACC 陸續成立國民小學、佛教學院、職訓中心和保健診所後,慧禮法師口中的大千風光,或許有朝一日能在馬拉威甚至非洲大陸綻放開來。

相關新聞
【紅色沙丘到月光彩虹】野生動物交響曲(下)
【紅色沙丘到月光彩虹】Okavango Delta人類的鄉愁(上)
聯合國吁援助非洲南部6國饑荒
禽流感可能引發非洲的蛋白質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