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咖啡殿堂 台灣味飄香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3日訊】文自由時報 ◎記者王涵平、羅欣貞、張存薇、莊育鳳、佟振國

前言︰隨著台灣人休閒品味提升,咖啡需求量大,台灣各地掀起一股搶種熱潮,本土咖啡已演變成台灣的新興休閒農業,一場咖啡品牌戰爭正如火如荼的上演。

當咖啡逐漸成為台灣人新的「生活儀式」後,咖啡相關產業也應運而生,各產區對咖啡的附加價值,已不是單純的咖啡品牌,而是結合觀光的產業特色,形成台灣特有的咖啡文化產業。

由於咖啡是舶來品,台灣人搶種咖啡結果,長遠來看,土地利用是否符合效益,咖啡能否在本土生根,甚至與國外一較長短,都有待農政單位作全盤規劃。

沿著台南縣東山山區蜿蜒山路,隱約可見遠處映現著紅、黃、綠、褐等不同色彩的橢圓形小果實,爭相結滿在六公尺高的樹幹與樹枝間,阿拉比卡咖啡樹如同掛滿迷你彩球的頑皮小巨人一般,展現旺盛又閒適的生命力。

相同的景象也出現在雲林縣古坑、嘉義縣中埔鄉、南投縣惠蓀林場、屏東三地門鄉德文村、台東縣太麻里鄉金針山、延平鄉武陵社區等地,這股搶種咖啡樹的熱潮正持續發燒。

台東市農友王天福看好本土咖啡市場,目前種了約四千棵咖啡樹。他說,本土咖啡豆供不應求,有潛力,他預計增加到兩萬棵果樹。王天福對種植咖啡的前景,無異代表許多咖啡農的心聲。

由於本土咖啡產業蓬勃發展,咖啡豆品種都是阿拉比卡,烘焙後的口感大同小異,因此業者與地方政府相關單位為凸顯特色及行銷策略,在強調咖啡品牌的同時,也以結合觀光資源,強化市場區隔。

雲林最早自創品牌

雲林縣是最早建立本土品牌的,最早的自創品牌當屬「巴登咖啡」,業者張來恩自幼跟著父執輩種植咖啡,民國七十三年左右,在荷苞山地母廟旁開了第一家本土咖啡專賣店,經過多年努力,終於成功打響名號,不但在北部、中部開了數家分店,還間接促使古坑鄉公所舉辦二○○三台灣咖啡節。

這項台灣咖啡節活動,除成功打響古坑台灣咖啡知名度,更促使古坑大華山地區從傳統產業轉型為休閒產業,帶動地方繁榮發展,也掀起了國內本土咖啡熱潮。為趁勝追擊,雲林縣連續舉辦兩屆台灣咖啡節活動,推出台灣咖啡大街、咖啡生態導覽、免費DIY炒咖啡豆等活動,吸引各地民眾前來品嚐道地台灣本土咖啡,奠定古坑在本土咖啡發展的重要地位。

台南縣東山鄉也不甘落後,去年也舉辦東山咖啡節,並以國道三號東山休息站的來往人潮強打品牌,一舉打響東山咖啡名號,也在本土咖啡市場佔一席之地。

屏東縣三地門德文咖啡,直至去年正式起步,目前還沒有生產咖啡豆,不過鄉長包水生卻對前景充滿信心。他說,未來德文咖啡除了成立農民產銷班、開發高價值的附加產品外,將搭配原住民部落的風貌,以觀光行銷做後盾,吸引民眾深入產地親近咖啡,再造德文咖啡奇蹟。

惠蓀咖啡知名度高

南投縣中興大學惠蓀林場近幾年來也推出生態及咖啡深度之旅,遊客可以了解咖啡的生產、製造過程,並現場品嚐香醇咖啡,惠蓀咖啡的知名度因此響亮。

民國五、六十年代,退輔會在台東縣太麻里鄉金針山、延平鄉武陵社區推廣種咖啡,後因行銷不易、逐漸沒落,這兩年不少農友看好本土咖啡潛力,與業者結合契作,開始種植「阿拉比卡種」咖啡豆,卑南鄉甚至有農友打算推出有機休閒農業體驗。

本土咖啡品牌戰方興未艾,有機種植成了另一項賣點。

東山堅持有機種植,東山鄉農會並成立縣內第一個咖啡豆產銷班,營造咖啡種植品質的意圖相當明顯。

惠蓀林場也不遑多讓,場長洪泉旭指出,惠蓀林場咖啡園面積約十二公頃,不噴灑農藥與使用化學肥料,且是有機栽培,加上咖啡樹都是種在相思樹林間,避免日光長時間直射,營造出合適的生長環境,生產的咖啡氣味芬芳,還曾榮獲美國農產品世界品嚐會銀牌獎。

雲林縣古坑鄉長謝淑亞更指出,古坑鄉生產的咖啡在日據時代不但是進貢日本天皇的最佳禮物,也曾獲世界咖啡競賽銀牌獎。謝淑亞直指古坑咖啡的傳統優良品質,早已奠定基礎。

屏東的「德文咖啡」在日據時代曾經獲得國際賽銀牌獎,隨著本土咖啡崛起,德文村也摩拳擦掌,決定復興。

為了強調在地生產咖啡豆的「真實」,有效區別其他產地有混豆的情形,東山咖啡以其東山最早種植咖啡樹的地方在崁頭山,敘述曾緣波老先生的拓荒犧牲奉獻精神,從楠西鄉將咖啡豆種苗攜回種在崁頭山上,讓遊客品嚐道地東山咖啡的美味時,更加深印象。

以特定產地咖啡作為專賣店的咖啡館,也是促銷產地品牌的利器。

東山結合生態旅遊

雲林華山當地咖啡業者也自行籌組產業聯盟,以參與美食展、舉辦情人節、聖誕節等應景活動方式,共同行銷咖啡產業,吸引人潮至古坑鄉消費,同時積極培訓導覽員,讓古坑鄉休閒產業得以永續經營。

東山山區並有多家咖啡館,除販賣道地的東山咖啡外,並以山區豐富的自然生態,讓生態旅遊也成為東山咖啡產業的重要特色,目前從崁頭山到李仔園山區都有展現不同特色的咖啡館。位於東山李仔園附近山區的「大鋤花間」咖啡農場,以二年時間進行營造,除了滿山的咖啡樹,重要的是洋溢人文特色,除計畫辦理人文講座,也陸續開放空間讓藝文界朋友辦理植物染、陶藝等活動,同樣讓不少遊客趨之若鶩。

本土咖啡品牌戰正如火如荼展開,在講求新鮮、道地的同時,古坑咖啡因國內咖啡樹栽培面積有限,曾遭質疑有混豆嫌疑,儘管古坑鄉公所打算推動咖啡認證制度,申請類似CAS優良冷凍肉品的認證標章,為消費者的權益把關,但面對國內咖啡種植不敷需求,未來的各地品牌戰將日益激烈。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