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科技員工分紅配股財部堅持按時價課稅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高科技業每年高額的員工分紅配股,讓董監及員工都荷包滿滿,不過,員工分紅配股課稅爭議始終存在,財政部長林全表示,員工分紅應按時價或時價打折課稅,財政部的立場沒變,但須與經濟部及業者進一步協調。

員工分紅配股一直飽受爭議,除了投資人抗議股東權益被稀釋之外,員工分紅配股以面額10元課稅,也被質疑租稅不公,前財政部長許嘉棟因此首度主張員工分紅配股應按時價課稅,但許嘉棟的主張不僅遭高科技業者強烈反對,經濟部等單位也不贊成。

為了讓員工分紅配股按面額課稅取得法源依據,經濟部增訂「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19條之1,規定「公司員工以其紅利轉作服務產業之增資者,其因而取得之新發行記名股票,採面額課徵所得稅」,91年1月,這一條文已正式立法通過。

但員工分紅配股課稅爭議並未因此落幕,去年4月,部分立委提案修正「促產條例」,讓員工分紅配股改採「時價之80%課徵所得稅」,這項提案雖然未在委員會中達成共識,但獲得財政部支持。

財政部長林全前日就表示,對於員工分紅配股課稅,財政部的立場一直沒有變,希望能按時價打折課稅。

減稅政策 易放難收

記者鄭琪芳╱特稿

高科技業稅負過低的問題,近來終於逐漸受到重視,財政部還為此規劃「最低稅負制」,不過,這個問題是起源於政府減稅過度,未來實施最低稅負制後,相關單位會不會因為有了這個「安全閥」,對於減稅政策就更輕忽大意,值得謹慎思考。

根據政府過去的經驗,減稅政策從來都是易放難收,實施近50年的軍教免稅政策,說要取消已經喊了十幾年了,至今還是只聞樓梯響;高科技產業的租稅優惠也是如此。

更麻煩的是,這些「減稅條款」散落於各部會所制定的法規中,因此,財政部每次說要檢討租稅優惠,不待企業界反彈,經濟部、經建會等單位就先有意見。

既然這些已經「失控」的租稅減免無法修正,財政部乾脆推出最低稅負制,至少救回一點稅收,不過,在推動最低稅負制的同時,財政部也擔心各單位以後就乾脆不去檢討租稅減免政策了。

更令財政部擔心的是,未來有了最低稅負制這個「安全閥」之後,各單位會有「反正還有最低稅負制,減稅也不會減過頭了」的心態,因而在制定租稅減免政策時,會更為草率,各種不合時宜、不必要的租稅減免措施會再陸續出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