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涌:誰理會33個院士的呼吁?

傅國涌

標籤:

【大紀元3月6日訊】這几天,33個中國工程院院士對節約型社會的呼吁引起了很多媒體的關注。面對我們這個“盛世”擋不住的奢靡之風、斗富比闊現象,到處都是黃金宴、高級進口轎車、天价總統套房,住房已從追求高標准、大面積、精裝修轉向豪華別墅,掌握公共資源的人利用職務之便一擲千金,出手之闊無論是到澳門及周遍國家豪賭,還是平時花天酒地、吃喝玩樂都足以令外國的富豪相形失色。當媒體把追星當作主要樂事,追官僚、追大款、追明星,整個社會的价值導向也逐漸變成以奢靡為榮,節約為羞,從衣、食、住、行到娛樂都不再是為了滿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和精神需要,而是無節制地放縱自己的欲望,尋求肉體和心理上的刺激,攀比盛行,不僅在掌握權錢的人群中間有市場,即使窮人也把眼光注視到了高高在上的那些時代寵儿身上。

當這些很少對社會公開發言的院士發出我們的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物質資源的高消耗”的感嘆時,這個問題早已形成難以遏止的態勢。高消耗的經濟發展無限度地消耗能源、水、土地等資源,不僅以破坏環境為代价,也是以惡化人心為代价。這是怎樣的一個社會啊,我們只要看看前些時候對一個叫李湘的電視明星的婚禮報道就可見一斑——不說那罕見的彩色鑽石婚戒,也不說數十万枝空運到北京的鮮花組成的花陣,只說那個35万巨款包下的能同時容納600人的豪華宴會廳、以每間191美元包下賓館的一層樓就足夠了。這樣的婚禮在明星群落中實在是普通不過了。這是一种風气的惡化、价值的失衡,33個院士的呼號或許注定了回音空蕩,盡管借助他們的院士頭銜、學術光環,全社會都听到了他們群體的聲音,但有多少人會在意他們不合時宜的聲音呢?只要滋生貪官污吏的肥沃土壤沒有根本的改變,只要暴發戶、明星們繼續以他們極盡奢華的生活方式向世人作出示范,我們又怎么可能指望扭轉這种貪得無厭的時代風尚、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社會生態。當河北貪官李真倒掉,他搜刮的珍奇古玩、黃金美鈔曾讓多少人羡慕得暗流口水,恨不得大丈夫當如此,貪官口述因此而風行也是一個小小的例證。

當人性中善良、美好的一面長時間地、普遍地受到壓制,其結果必然是人性中的惡之花盛開、惡之果膨脹。人性中最大的惡說穿了就是貪婪二字,對沒有約束的權力的貪婪,對無限的金錢的貪婪,貪婪欲、占有欲的背后必然是浪費無度,是無節制地消耗一切資源,權力的腐敗、道德的淪喪都和人性的貪婪不僅沒有得到制度和輿論的約束,反而被助長有很大的關系。一個以奢侈為榮、以糜爛為樂的社會一定是個畸形的社會,33個院士的呼吁雖然姍姍來遲,卻也不失一記警鐘,可惜占据了最大份額社會資源的人,又有誰會理會?@(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傅國涌:他們為教育不公大聲疾呼
傅國涌:“大學校長尊嚴獎”
【專欄】傅國涌:怎樣理解喬姆斯基式的批評
傅國涌:大人物的另一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