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蔗田造林 台糖創造商機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歐祥義╱台北報導〕台糖公司已決定在中南酗市,利用離蔗的農田進行平地造林,每縣市面積約為50公頃,董事長余政憲表示,此措施將關係台糖未來卅年的長遠發展,另外,因為工會及立法委員關切,台糖也正評估總公司遷到台南的效益與利弊得失。

余政憲指出,平地造林符合環保及經濟的社會主流價值,依目前構想,造林樹種將選擇高經濟或可再作開發加工的長年生植物,在每一區塊的樹林中,台糖將保留若干面積,待未來樹林成型,台糖再利用這些土地,開發高級的別墅、主題樂園或遊憩區。

余政憲認為,平地造林短期內看不到效益,但以台糖空有大量閒置農田的資產條件與目前本業長期虧損的經營型態,這是最具經營價值的長遠戰略,且造林所需樹種由農委會無償提供,經費農委會也補助六分之一,對台糖而言,是為將來員工奠定經營利基的必要決策。

在製糖本業方面,因為本島製糖成本偏高,台糖傾向國內只留下兩座糖廠,也就是南靖、虎尾及善化這3座還在運轉的糖廠中,到明年只留下兩座,繼續製糖的業務,國內市場不足部分將以進口來補足。

由於近日有工會及立委反映,台糖大部分土地及事業中心都在中南部,總公司設於台北,在管理上似乎有鞭長莫及的感覺,有人倡議總公司應遷到台南市位於長榮酒店前目前閒置中的大樓,這棟大樓原本規劃出租作為百貨公司或購物中心使用,可是自3年前完工以來,招租作業始終不順利,總公司若是搬到這棟大樓,可解決大樓閒置問題,位於台北市建國花市旁的大樓,則可出租增加公司收入。

台行政院核定的大型人工湖,余政憲也有意把開發主權由水利署手中拿回,他認為人工湖的開發不單單只有具備蓄水救旱的功能,待開發完成後,台糖可比照尖山埤的作法,在人工湖旁進行湖濱別墅、高爾夫球場、高級休閒飯店(resort )的投資開發,讓台糖的經營觸角更開闊。

守土有責 余政憲向民間取經

記者歐祥義╱特稿

沒有過客心態,余政憲來台糖2個多月,真的很認真地在看場區、作功課,這個週休2日假期,他計畫到高雄造訪陳啟川家族的南和興產公司,學習民間企業如何管理龐大的土地資產,員工放假,他說自己一點時間也不敢放鬆。

去年從台內政部長卸任後,於今年2月到台糖任職,余政憲對政治現實與人情冷暖有很深的體認,有人為他在台糖屈就叫屈,他卻回以應該知命惜福、全力以赴,董事長大小事身先士卒,害得下面的主管每個人都戰戰兢兢,繃緊神經地隨時要面對來自余政憲的查詢與質疑。

余政憲在台北沒有房舍,下班後就住在武昌街台糖8坪大的宿舍內,一向簡樸成風的台糖,董事長宿舍內的衣櫥與其他員工一樣,都是組合式的塑膠衣櫥,管理全國最多土地的公司,負責人的宿舍卻如此簡陋,正應驗了民間所謂「皇帝命、乞丐身」的俗諺。

除此之外,一向慣嚐美食的他,為因應頻繁的訪客與會議,來台糖後最常吃的就是公司大樓旁的池上便當,沒想到一吃就吃上癮,現在只要人在台北市,就算不在公司內,他還是喜歡叫一個池上便當作午餐,南部的老友來台北看他時,都驚呼余政憲作風跟過去判若兩人。

來台糖這段時間最大的感想,余政憲說出內心的話,就是「守土有責」,台糖管理5萬多公頃土地,覬覦者不在少數,身為公司領導者要應付這些人的壓力,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他宣誓要為台糖將來的員工捍衛應有的權益,包括土地及周遭的組織。

台糖管理土地的雜亂無序讓他很頭痛,近日幕僚向他報告有周刊報導,高雄陳啟川家族的南和興產,管理逾50萬坪土地卻是井然有序,這個報導讓他很感興趣,立刻拿起口袋中的PDA找陳家第3代陳田圃的電話,余政憲說要帶台糖的主管到南和興產「取經」,台糖成立至今剛好是60年,余政憲說他要打拚,為未來60年的員工打好基礎。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