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宋胡會 「兩岸一中」取代「憲法一中」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3日訊】宋楚瑜的「搭橋之遊」已經進入尾聲,他在訪中的行前記者會上曾表示堅持「憲法一中」的理念,他在剛到大陸時還曾公開說「中華民國」,不過在南京拜謁中山陵消音事件後,就再聽不到他提中華民國了,而且在12日的宋胡會後「憲法一中」取而代之的成了「兩岸一中」。

宋楚瑜的「搭橋之旅」6日來到了陝西,當他在祭黃帝陵曾提及「中華民國」,北京官方可就注意了。隔日他在南京拜謁中山陵宣讀祭文時未照北京劇本演出,中共中央電視台雖直播祭文宣讀畫面,但現場的聲音馬上遭到消音,以主播台主持人與來賓的對話取代。

對於消音事件,親民黨團召集人陳志彬接受曾說,宋楚瑜的談話雖然中共聽不慣,但至少表達宋楚瑜的意見,若一味迎合中共,大陸行就沒有價值了。並表示,這也是有別於國民黨的可貴之處,不需要為了受到中國禮遇,就隨中國起舞。

3次刪修講稿 為央視肯直播?

話是這麼說,但是宋楚瑜自此後就未曾再提起「中華民國」,這也已引起多方揣測。在清華大學的演說中,宋楚瑜也多稱「台灣」,並在回答提問時表示自己不希望自己成為「中華民族」所選出唯一的民選省長。

不過,宋楚瑜主動在演說的文中提到清大的名言「行勝於言」,並強調:「不要光看我在大陸說什麼,更要看我們在台灣做了什麼」,似乎巧妙地為可能引發的質疑先做出回應。

據「中央社」報道,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清華大學演講的講稿,據說與其幕僚刪修講稿到演講當天的凌晨三點才定稿。幕僚說,這份集體創作的講稿起碼歷經三次重大修改。

幕僚並表示,宋楚瑜希望促成兩岸心靈相通,因此如何定位台灣人特有的意識,絕對是促成雙方相互瞭解的重點。也因為雙方能展開相互瞭解,才能由消除誤解、產生諒解,再找出方法化解,才能生出可長可久的和解。

不敢再提「中華民國」?

在台灣一向慷慨激昂的宋楚瑜為何到了北京後即少了傲氣呢?評論作者張華指出,在政治現實主義者眼中,實力才是關鍵,宋楚瑜既然沒有陳水扁的政治授權,統戰價值又不及國民黨,更何況親民黨只是台灣第三大黨,底氣不足,憑甚麼跟北京討價還價呢?

對中共而言,公開說中華民國顯然是超越中共的底線,中共自然不能聽任宋楚瑜,不再對宋客氣。當北京開腔喝止,除了乖乖就範外,宋楚瑜還敢提中華民國嗎?還能奢談捍「憲法一中」嗎?

張華還指出,宋楚瑜在訪中前與陳水扁的「秘密」會面,為的是向外界,特別是向北京傳達能夠向北京披露扁的想法,藉此增加自己的談判實力。並說,對北京來說,宋楚瑜的登陸還有宣傳和統戰作用,但北京心也明白,宋楚瑜絕非陳水扁的特使,否則北京絕不會如此不客氣,由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暗中警告宋楚瑜不要再說中華民國。@(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