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心態和文化優越感

寒山﹕談台海兩岸關係

寒山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3日訊】台灣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最近訪問了大陸﹐這是在海峽兩岸關係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共把連戰的這次訪問看作是自己對台政策的得分﹐但事實上很可能正好相反﹐連戰的「登陸」說明國民黨在台灣勢力的進一步衰微﹐在走險棋拿自己的政治前途作賭博。

但不管怎麼說﹐中共最近公佈的「反分裂法」和連戰對大陸的訪問﹐大大加劇了台灣問題的緊迫感。很多評論家已經指出﹐在中共的政治日程表上﹐解決台灣問題和中共統治危機的加深是聯係在一起的。中共意識形態的破產和政權合法性的喪失﹐最終只能依靠高唱民族主義和實現所謂國家統一來挽回﹐而台灣問題可能就是最有效的一張牌。

有關大陸和台灣的關係﹐人們已經從兩岸內部和國際政治的方面談得很多了﹐但有一個角度至今為止還沒有受到足夠的注意﹐這就是歷史上中華帝國和周邊地區以及非漢族政權之間的關係。由於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而文明傳統從未中斷的國家﹐這個歷史的角度就更顯得值得一看了。

在處理少數民族和邊疆政權問題上﹐中共實際上是歷史上中華帝國的延續。中共在建國之初就出兵西藏和新疆﹐是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旗號下恢復歷史上曾經一度有過的對這些邊疆地區的統治權。在此之後對這些地區非漢族人民獨立傾向的鎮壓更是典型的帝國心態和帝國手段﹐和馬克思主義沒有絲毫的聯係。

為了鞏固自己在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中共在五十年代沒有把自己在漢族地區實行的徹底消滅地主階級的政策照搬到少數民族地區﹐而是傚法歷史上中央王朝的辦法﹐ 攏絡少數民族地區的頭人﹑土司﹑族長甚至宗教領袖等等上層階級﹐利用他們的力量和影響去實行統治﹐即使在後來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後﹐也把很多這些人物吸收進地方政權甚至中央政權。

至于中共對少數民族實行的種優惠政策﹐也是歷史上中原王朝所謂「漢夷一視同仁」的寬大政策的發展﹐ 例如唐太宗曾經以自己把少數民族和漢人一樣看成自己的臣民﹐從而使得「蠻夷」前來歸順而自豪﹐而清朝乾隆皇帝也曾經親自刪去官方文書中對少數民族帶有誣蔑性的稱呼。這些都充份說明了帝國傳統對中共少數民族政策的影響。

從歷史上看﹐中共對少數民族和邊疆政權的懷柔寬大有兩個前提﹕第一﹐這些邊疆政權和少數民族必須承認天子是至高無上的﹐中央的權威是不能挑戰的﹐哪怕天子和中央並不直接派官吏前來統治﹐這可以叫做王朝心態﹔第二 ﹐更重要的是﹐「天子」和「中央」所代表的是更發達的經濟和更文明的生活方式﹐漢人或者中央王朝不但有資格﹑而且有義務去傳播文明和教化蠻夷﹐這可以稱為文化優越感。這種文化優越感為中央王朝統治四方的合理性鋪平了道路。

那麼﹐這樣一個歷史的角度對於我們今天認識台海兩岸關係有什麼意義呢﹖我們這裡只從大陸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因為台灣不承認台海兩岸是中央和地方或者邊疆的關係﹐而只有大陸這麼看。站在大陸的角度﹐很明顯﹐ 人們會發現歷史上處理中央和地方政權關係的兩個前提都不存在了。台灣不但不承認﹑不接受所謂「中央」的權威﹐而且要在名義上也成為獨立的國家﹐要和大陸的中央政權在國際上平起平坐﹐這是大家都清楚的事實。而更重要的是﹐台灣經濟比大陸發達﹐社會比大陸安定﹐人民道德水準和權利意識高於大陸﹐更在政治實行了民主化﹐人權獲得了充份保障。

台灣的這些成就在國際上為它贏得了除了官方外交關係以外的最大程度的尊重。總之一句話﹐今天更文明更有義務去實行「教化」的不是大陸﹐而是台灣。因此﹐今天對於大陸來說﹐「王朝心態」已經沒有了施恩或者發威的對象﹐「文化優越感」更是土崩瓦解。套用一句一百年前的話﹐這確實是一個「數千年來未有過的變局」。如何正確應對這個變局﹐答案恐怕還要先到如何了結中共半個多世紀統治的殘局中去尋找。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報導》(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寒山:中共苦心造的「英烈文化」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馮睎乾:彭定康仗義執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