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開發世界首見噴墨式植佈製程平台

標籤:

【大紀元5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六日電)工研院光電所今天宣布成功開發世界首見多工架構設計的下一世代光電子元件製造技術,並完成自主設計的噴墨式植佈系統平台。運用這個平台可噴印 TFT LCD的彩色濾光片等元件,預計將創造「可列印式電子元件」新興產業,也為國內產業建立更具前瞻競爭力的全新製程技術。

工研院光電所表示,運用這個平台可噴印TFT LCD的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印刷電路板(PCB)的線線路製作、PLED的彩色化製程、生物晶片、有機電晶體(Organic TFTs)、有機記憶體(Organic Memory)、3D電子元件等產品。

  工研院與國內最大PCB廠合作開發以噴印技術取代手機PCB導線生產製程,預計將創造「可列印式電子元件」新興產業,也為國內產業建立更具前瞻競爭力的全新製程技術。將對國內顯示器相關產業及PCB製程的發展造成重大影響。

工研院光電所列印技術組組長應台發表示,「可列印式電子元件」產業為國際新興產業,不少國際大廠積極投入相應噴墨製程技術及植佈平台的開發。這個平台利用噴墨法微流體控制技術,將特定的材料植佈到基板上的指定區域,形成像素化的圖案,此一技術可取代以往曝光、顯影、蝕刻等多工繁複的傳統黃光製程。

 以既有基礎的產品而言,主要應用領域將包括六代以上的顯示器元件,如彩色濾光片、配向膜(AlignmentFilm)及液晶塗佈等各項。而且使用噴墨技術在顯示器領域的效益,對於標準的5代光罩製程而言,無塵室使用空間可減少30%,設備成本可降低20%,光罩消耗成本每年可降低2000至3000萬美元。

  應台發指出,在軟性顯示器與軟性電子封裝領域,目前有許多產品發展成熟陸續推出,如有機電晶體(Organic TFTs)、有機記憶體 (Organic Memory)、3D電子元件、嵌入式被動元件 (Embedded Passive)、系統構裝 (System in Package)及薄膜覆晶封裝 (Chipon Flex)等,因此這也將增加噴墨製程技術在這些產業應用上的重要性。

  光電所負責技術研發的課長鄭兆凱表示,噴墨式植佈製程平台是目前首見唯一具有多工架構的設計,它的製程功能及列印精準度領先國際現有規格,在尺寸的設計上突破國外現有370mm X 470mm的限制,提升到 550mmX650mm的大尺寸。

  鄭兆凱指出,光電所完整掌握噴印元件設計、噴印製程開發及噴印平台製作等三項核心技術,成為全世界極少數擁有如此完整能力的研發團隊。國內相關產業正與光電所共同進行多項新製程的開發,最具規模者是與國內最大PCB廠共同合作投入開發以噴印技術取代現有PCB導線的生產製程計劃。這項成果將會讓國內產業從生產製造的層次一舉提升至關鍵製程及設備的供應者。



相關新聞
炒熱春茶 花東縱谷採茶競賽
電子仍為主流 但多方氣勢偏弱
南澳三菱車廠引進新技術打造新車
光學手寫與辨識應用新產品 強化名片資料管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