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經部籲台商全球布局 分散風險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韓山綜合報導)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後,經貿體制逐漸與世界接軌,中國的經濟產值、外貿值、外匯存底、人民幣匯率均足以影響世界及周邊國家經濟,近期在外貿上引發的中國鞋、紡織品風波,以及長久以來煤、電、水的不足,加上去年4月採行的宏觀調控,在在影響台商在大陸的投資效益。

投資前景不明

中國實施宏觀調控政策、緊縮金融,再加上台商及外資群聚的東南沿海各省發生缺水、缺電、缺工問題,已讓當地投資台商叫苦連天,紛紛籌思應變之道。

台灣經濟部表示,對於在中國投資的台商而言,自大陸採行宏觀調控後,不僅資金調度及籌資成本提高,工業投資用地取得難度也增加,整體投資環境已逐漸惡化。蘇州、昆山地區已有台商反映,即使已付訂金、取得建設用地許可證的開發工業用地,後續的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施工證等審批「幾陷停頓」。

出口環境緊縮

今年以來,數量龐大的中國廉價紡織品及成衣大舉攻佔美國及歐洲市場,並對當地的紡織業者構成威脅,迫使美國及歐盟在5月中、下旬陸續對中國的紡織品及成衣採取設限的行動。至今美國已對七項中國紡織品實施進口設限,而歐盟也就亞麻單紗與T恤尋求與中國展開正式會談,進而加以設限。

歐盟可能要在6月份左右對中國鞋採取貿易限制措施,目前,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波蘭和法國等均支持對中國鞋採取「特保」。

從1995年到2003年,中國已連續9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數量最多的國家。

貿易摩擦加巨

美國商務部長古提瑞茲(Carlos Gutierrez)6月4日警告指出,中國持續攀升的貿易順差,巨量增加的紡織品出口,以及盜版猖獗所帶來的緊張情勢,將會引發華府潛在的政治反彈。由於中國的盜版行為,使美國廠商每年流失數十億美元的潛在商機。

中共財政部在5月底宣佈,將提高74項紡織品的出口關稅,試圖安撫美國及歐盟的不滿,不過其後中共官方又出爾反爾宣佈,從6月1日起停徵81項紡織品的出口關稅,先前提高出口關稅的措施也予以取消。中方這種行為,激怒了美國及歐盟的政府及業界,使得西方國家內部,對中國採取貿易制裁行動的聲浪急遽升高。

經濟部次長陳瑞隆說,中國一直未調整人民幣幣值,讓中國產品出口成長迅速,市占率不斷提高,紡品、鞋類都有類似情況,美國、歐盟等進口國認為中國以操控幣值方式促進出口,引起貿易摩擦。

重新思考布局

中國與美國、歐盟間的紡織品爭議持續,台經濟部提醒台商注意後續發展,重新思考全球布局,經濟部去年即提醒台商注意全球紡品協定取消後可能的發展,進口國可採行的救濟方式,除了防衛措施外,還有反傾銷、補貼等措施,如果紡織業台商在海外投資過度集中於中國,當然會發生問題。現在台商必須重新思考,進行真正的全球布局,

今年全球經濟景氣趨緩,台經部為加強輔導廠商全球布局,研擬訂定「國外投資及技術合作協助及輔導辦法」,提升產業競爭力。在美國、歐盟與中國的貿易摩擦中,如何遠離風暴中心或將損失降至最低點。

台投資業務處強調,協助台商轉移生產據點,利用現有機器設備,發揮規模經濟效應。東協國家,同樣具有勞動人口充沛、天然資源豐富、5億多人口市場及區域內關稅減免的優勢,極適合台商將中國的部份生產基地轉進。

台灣反盜版各項降幅居世界之冠,今年5月2日台灣已從美國「特別301優先觀察名單」改列為「一般觀察名單」。台國貿局將擬訂計畫輔導大陸台商回台投資或分散布局,轉進東南亞、非洲或中美洲,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紡織業投資考量因素主要是成本與市場,紡拓會評估適合台商海外投資的地區包括東南亞、中南美洲和南非,美國、歐盟都有特定方案提供非洲國家關稅優惠,這是台商可以利用的利基。(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