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竹:鞋帽之邦的摩頂放踵者

劉曉竹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17日訊】有一件事一直想不通:中國的商店把鞋和帽子放在一起賣,叫做「鞋帽間」,當然鞋帽間發揚光大了,就還有鞋帽店,專營鞋帽。這種店在其他地方很少見,比如在美國,有鞋店,有帽店,但沒有這種「一國兩制」的鞋帽店。這兩樣東西,一個頂天,一個立地,原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不知道有什麼內在的必然聯繫。或許是中國哲學深不可測,這「頭」與「腳」的個中奧秘,我們沒有深刻領會。或許,中國的唐僧單用一頂「緊箍咒」,就制服了孫悟空,歷史上中國的男人單用「裹小腳」一個小計,就制服了女人,恐怕都不是空穴來風。這裡有學問。

觀察共產黨的政治,這鞋帽的學問就更大了。單說這「緊箍咒」與「裹小腳」的道理,共產黨不但融會貫通,而且發揮得淋漓盡致。難道不是嗎?共產黨治理芸芸眾生,一靠給戴帽子,二靠給穿小鞋。活在中國,每個人都要戴若干頂無形的帽子,都要穿若干無形的小鞋。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人們適應了,不過從那一天起,中國從「禮儀之邦」變成「鞋帽之邦」。這帽子就是身份,比帽子裡的腦袋還重要;這小鞋就是通行證,比鞋子裡的腳丫還重要。這樣,一帽一鞋,一上一下,共產黨上下其手,老百姓服服帖帖,當然這也有副作用,中國人夾在這帽子與鞋子之間,個頭就矮三分,腦筋就笨三分,走路慢三分。而中國人一出國,在鞋帽之邦以外發展,無論男女老幼,都覺得長點個兒,都有點健步如飛,都自覺聰明瞭幾分。這裡有學問。

不過共產黨也有難言之隱,窮山惡水出刁民,的確不好管理,共產黨說,外國沒有鞋帽可以,中國不能沒有鞋帽,而且,成千上萬的帽子總有合適的;好人戴好帽子,如「愛國商人」,壞人戴壞帽子,如「不法商人」,小孩子戴小孩子的專用帽子,叫做「共產主義接班人」,學校天天叫小孩子唱。如果形勢發生變化,有些人頭上的帽子不合適了,還可以給他「摘」帽子,換頂新帽子,但是不准你不戴帽子。過去給右派平反,就叫「摘帽子」。文革時期,知識分子有一頂「臭老九」的帽子,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賜給的。文革以後,這頂帽子被更偉大的領袖鄧小平摘掉了,換了一頂新帽子,叫做「工人階級一部分」。反正你必須戴個帽子,這樣你就可以被定性、被定位了,接下來究竟是誇你獎你,還是抓你關你,就好辦了,一起照章辦事。你要是不聽話,除了戴帽子、扣帽子,還可以給你穿小鞋,評職稱,漲工資,自然沒有你的份。在鞋帽之邦,你的腳力好又有什麼用處?小鞋一穿,讓你寸步難行。當然,你要是聽話,不會走路都沒關係,黨不但讓你官運亨通,更讓你財運亨通。關鍵看你怎麼混了,中國有一門鞋帽學,超過厚黑學,學問大了。

不過有一種人,共產黨很難對付,自由散漫的人,他們在鞋帽之邦摩頂放踵。自由散漫並不反黨,而是麻木不在乎。隨便你怎麼說,他全不買帳,真正的「自以為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是「自己」。這種人在知識分子裡有市場:給他一頂愛國知識分子的帽子,他不當回事,給他一個專家學者的頭銜,他也無動於衷,就是不上道,怎麼辦?共產黨只好給他扣一頂「賣國」的帽子,一頂「誤人子弟」的帽子。許多自由知識分子就這樣被強制戴帽子了。若還是不聽話,共產黨就再給戴一頂「危害國家安全」或「出賣國家機密」的帽子,關進大牢去。問題是這種人層出不窮,他們不是拒絕壞帽子,爭取好帽子,而是拒絕一切帽子;他們也不分什麼大鞋、小鞋,而是拒絕一切鞋,光腦袋,光腳,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共產黨對這種人沒辦法。

2005.07.14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劉曉竹:趙紫陽與這個時代的悲劇
劉曉竹:極端民族主義是一劫
劉曉竹:和諧不是扯爛汙
劉曉竹:走出兩岸關係「進步-退步-翻臉-僵局」的怪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