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澎湖縣銀塔鐘螺盛產 顯示護漁有成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耀彬澎湖縣十四日電〉澎湖縣近期北海沿岸盛產俗稱「鐘螺」的銀塔鐘螺,而許多高經濟價值的魚類捕獲量也持續增加,讓漁民迭有收獲,澎湖縣政府相關單位近年來的護漁復育有成,讓澎湖的漁業產值在五年內成長一倍,澎湖縣長賴峰偉今天籲請民眾繼續保護生態,讓海洋資源永續經營。

俗稱「鐘螺」的銀塔鐘螺,是澎湖特有的海鮮珍饈之一,口感脆勁,加上肉質鮮美,是澎湖除海鱺、九孔、牡蠣、小管等各式海鮮外,深受各地老饕喜愛的海產珍味之一,但因過去民眾為重視生態資源導致產量銳減,經縣府等單位多年來放流復育後,銳減多年的鐘螺,今年夏天白沙無人島的險礁等沿岸海域大量盛產,為近海漁民帶來不少收穫。

縣長賴峰偉說,鐘螺盛產代表澎湖護漁保育多年,終於恢復海洋正常循環。過去,澎湖漁民因為錯誤的觀念,連續數十年以毒魚、電魚、炸魚等方式增加漁貨量,或使用三層網大小魚通吃,使得澎湖海洋資源逐漸枯竭,連澎湖特有的龍尖、石斑等珍貴魚種數量都減少。

賴峰偉表示,七年來澎湖縣政府率先首創全面收購三層網,嚴格取締毒炸電魚和淨海,六年計清除十萬公尺海底覆網。並展開放流魚苗、施放人工魚礁、限制六及九公分以下禁捕魚體標準、保育魚類棲息的珊瑚礁等,終於讓澎湖的漁業產值,從一九九九年的二十三億到二00三年提升到四十七億。

對於近來澎湖漁獲量增加,縣長賴峰偉興奮的表示,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除了感謝縣府團隊的努力與漁民們的配合外,同時再次呼籲大家一起愛護海洋,讓澎湖海洋資源永續經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