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族的「痛」

林智佳(台灣國泰醫院復健科醫師)

標籤:

【大紀元8月14日訊】一般而言,上班族若是以辦公室內的工作為主的,多被認為做的是較靜態的工作。不同於跌倒、搬重物等明顯而立即的傷害,這類「靜態」上班族所承受的往往是日積月累、因人體工學不當而造成的累積性外傷(cumulative trauma disorders),也就是一次又一次重複性的微小外傷。當這些微小外傷超過了人體組織所能負荷的修復能力時,身體就以痠痛等不舒服的形式在向你抗議了!

現今電腦族們因人體工學不當而造成的累積性外傷,是門診常見的求診原因。例如桌面上電腦螢幕的高度太高(或椅子太矮),電腦族的脖子要往上仰才能看到螢幕,容易造成脖子的痠痛。尤其是一些有頸神經根病變的病人,更容易因為這種姿勢而感到上肢痠麻痛。

另有一些人則是接電話時以頭和肩膀夾住電話,空出雙手在電腦鍵盤上飛舞,偶一為之還不覺得如何,但如果每天如此,則日積月累一次又一次重複性的微小外傷,甚至可能造成整個上肢麻痺的情況。其他諸如肩膀、手肘、手腕,甚至手指等上肢肌肉骨骼系統,均有可能因為此類重複性的微小外傷而造成不適。

常見的有肩旋轉肌肌腱炎、網球肘、腕隧道症候群、媽媽手、扳機指等等。遇到此類電腦族,長久工作下來,持續疼痛的症狀常令病患苦不堪言。所謂「預防重於治療」,一旦發現有此類症狀,儘早就醫,讓醫師找出你人體工學失衡之處,進而治療這些累積性外傷或避免其繼續惡化,才是雇主與上班族朋友之福。—摘自中廣新聞◇(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微軟年底推音樂播放機 衝著iPod來
互動性網路電視  已成媒體新市場
僑教中心電腦班九月份課程
戴爾電腦不受PC跌價影響第二季財報成績亮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