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廉假義面面觀

鄧興東

標籤:

【大紀元9月20日訊】不知咋的,如今假東西太多了,什么假農藥、假种子、假化肥、假奶粉等等,數也數不上來了。這些假玩意,仔細識別,還是能很快看出個究竟的。可是官場上的假廉假義,要想在短期內看出個道道來,還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且听俺一一道來:

第一大類:慷慨陳辭表里不一
貪官大都動不動就滿嘴大話、空話、漂亮話,大會小會作報告、作“重要講話”,都是振振有詞,沒有半點漏洞,一副正人君子、廉洁好官模樣。可實際上,表里不一,說是一套,做又是一套。

案例一:原安徽阜陽市市長肖作新當上市長后,回答記者提問時慷慨陳辭:“反腐倡廉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長期任務。要堅決懲治腐敗現象,嚴厲查處貪污賄賂、弄權瀆職、敲詐勒索、以權謀私等不法行為!”可就在當天晚上,他卻笑納了祝賀他榮升的40多個紅包,總額近100万元。

案例二:河南省前后三任交通廳長,其“前腐后繼”上演的一出出“脫口秀”、“大話秀”,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据報載,第一任廳長曾錦城事發前經常在大小會議上舉出自己拒賄的“光榮”的不凡經歷,說什么:“一個副市長給我送一万元錢,我非常生气,罵他說,我就值一万元?”就連他被紀檢部門審查期間,還不惜用血書表達自己的“清白”,發誓“決沒收過別人一分錢”。事后查明,僅從1995年10月至次年5月,半年左右的時間,他前后8次就收受不法商人的賄賂款八万余元;第二任廳長張昆桐上任伊始,叫響了一句“名言”:“讓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而事實再一次戳穿了他的謊言,他因挪用公款10万元,受賄4万美金,收受他人賄賂款物達68.48万元而受到查處;第三任廳長石發亮的誓言更加豪邁:“一個廉字值千金”、“不義之財分文不取,人情工程一項不上”。可誰曾想這位陽奉陰違的“兩面派”上台不久,即刻做了一筆大買賣,一個標的价值6400万元的工程,就張開血盆大口毫不留情向對方開价400万元的回扣。

案例三:眾所周知的大貪官成克杰,有一次在一個中央媒体上作節目,當談到廣西扶貧時曾經說:“想到廣西還有700万人沒有脫貧,我這個當主席的是覺也睡不好呀!”听听他的話,真是懮國懮民,可誰想到,他卻成為一個瘋狂斂財近4千万的大貪呢?

案例四:2001年3月8日,大貪官李嘉廷在人民网強國論壇上回答网友提問時這樣說:“我最大的心愿是在未來5年內解決(云南)尚未解決溫飽的160万人的貧困問題。”而在他此番表白前的2000年7月,這位省長就已經單獨或伙同其子收受他人賄賂1810余万元。

案例五:湖北省監利縣原縣委書記楊道洲、杜在新都曾以“清正廉明”自居。2000年,楊道洲曾被評為湖北省“廉政標兵”,在省紀委召開的反腐倡廉大會上作了一万多字的報告,其中有一段說:“一想到監利的10万災民,一想到監利落后的經濟,一想到組織上對我的信任,我的神經就一緊。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沒有貪圖母親錢財的理由!”杜在新剛到監利時,則在大會上高呼:“取一文,我就不值一文!”杜還把一個3.8斤的紅薯放在客廳里,說“我是吃紅薯長大的,我是在党旗下發過誓的,農民的儿子應該有農民的本分!”可就是這樣口必稱廉政的縣委書記,最終卻都落得個“雙規”的下場。

案例六:湖北財政廳原廳長曾繁衍,他不僅在會上大談拒腐防變,且每講必聲淚俱下。他還親自主編了一本反腐敗的書籍《歷史的啟迪》。把書發給每一個支部,要求反复學習討論,寫出心得体會。誰知道他卻在暗中大肆受賄,不到一年就索賄38万元。

案例七:鐘棉光是廣東省清遠市國土局原局長。本來自己是一個“讀書看封皮,看報看標題”的人,卻叮囑下屬一定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气。更為滑稽可笑的是,上午他還在全局干部大會上信誓旦旦地作反腐敗動員報告,晚上就因涉嫌受賄被檢察院依法傳訊。經查,鐘在任國土局局長期間,先后18次收受賄賂財物共計人民幣25万元。

案例八:2002年12月27日,剛到任三個多月的廣西橫縣縣委書記汪湜波,在縣直机關和鄉鎮干部會上強調:“元旦、新年快到了,作為領導干部要廉政,不能收禮、不能收紅包,更不能送禮。我們要以身作則…….”此時台下響起了陣陣掌聲。可就在他慷慨陳詞之時,紀檢机關工作人員正在台下等著他……

案例九:2003年的一天,重慶市全市宣傳系統“學習十六大,展示新風采”演講比賽正在彩電中心800平米演播廳舉行。重慶市委宣傳部長張宗海,一邊听著演講《做一個穿草鞋的記者》,一邊流下了感動的眼淚,隨后發表即興演講,寄語全市宣傳系統工作人員——發揚草鞋精神,心中時刻裝著人民。 “城里人不會有穿草鞋的体會,可山區還有許多貧困老百姓”,部長想起了他在黔江見到的一個穿草鞋的老船工:“我們過河時,船工并沒照顧,而是首先將河邊等候的孩子送過去。原來這名老船工每天都在這里接送上學的孩子,每年只有450元的微薄報酬,可老人還是情愿留在船上”,部長動情地說:“做一個穿草鞋的記者,做一個穿草鞋的公仆,就是讓大家時刻心里裝著一雙草鞋,裝著百姓,裝著自己的責任,為了更多的百姓可以不穿草鞋,為了更多的百姓能過上好日子。” 從寄語看張宗海,活脫脫一個懮國愛民,扎根于草根階層的廉洁干部,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宣傳部長廉政寄語不久后就“出事”了。

第二大類:裝窮裝廉欲蓋彌彰

有些貪官深知,一打漂亮話抵不上一個實實在在的行動,因此他們平時十分注重自己在干部中的形象,刻意將自己裝扮得比包青天還要廉洁正派。他們有的不時將受賄而來的于家無用的東西交給(紀檢)上級部門,有的甚至重金買廉,將受賄到的現金、珠寶、黃金交出來,以上交禮品的高貴來換取更高的聲譽;有的將自己裝扮得無比朴實,甚至有些寒酸,以迷惑眾人的耳目。他們以為這樣就能蒙混過關,孰不知,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的鬼把戲,早被明眼人看得一清二楚。

案例一: 四川省交通廳廳長劉中山伙同他人貪污1000万元,因為劉中山是有名的廉洁干部,有不少拒禮拒賄的佳話,劉中山逢會必講反腐倡廉,而且衣著朴素、飲食簡單,還多次被評為廉洁典型。孰知,這樣的“廉政廳長”最終卻落得個判處死刑的下場。

案例二:廣西柳州市郵政局辦公室原主任王鐵權,在任柳州市郵電局基建科長期間,在郵電局系統第一個采用招標、議標發包工程,深得領導和職工的稱贊。在管理本局基建項目過程中,還主動向局里上繳回扣100多万元,但他暗底里卻索賄30万元。他說:“明里將大頭回扣交公,自己暗中少要些回扣,這樣做不容易被人怀疑,不容易出事。”好一個絕妙的掩蓋術!

案例三:孫存俊,江蘇灌云縣原司法局局長。個人違法所得人民幣45万元。另有50万元巨額財產不能說明合法來源。他每到一處任職,講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廉洁從政,他多次要求部屬不占公家一分錢好處,提出廉洁從政從“我”做起,廉洁自律向他看齊。他曾經有過將送禮的人赶出辦公室,將禮品扔在政府大院的“壯舉”,也有過將禮金上交紀檢部門的表演。

案例四:曾當過紀委書記、紀檢組長,并榮獲“全國先進思想工作者”稱號的原武漢市市政建設管理局局長明九斤在擔任武漢市市政建設管理局局長期間,有著眾多“廉政軼事”。他平常穿著价格便宜的衣服、褲子、皮鞋,有時甚至襪子還有窟窿;他明令禁止干部在外就餐,自己也盡量赶回單位食堂吃飯;只要一有机會,他就會“敲打”、提醒下屬“防微杜漸”;在其辦公桌上,《党風廉政守則》白紙黑字格外引人注目;雖然買了新房,可他仍然住在擁擠陳舊的二室一廳里……因此,他曾被單位職工譽為“廉政局長”。此外,明九斤對親朋好友也“鐵面無私”。盡管他的弟弟、妹妹都是下崗職工,可“廉政局長”卻不徇私情、不濫用手中權力,致使弟弟只得依靠人力三輪車為生;妹妹以幫人守攤為業。這位表面上工作兢兢業業、衣著朴素、經常給下屬敲廉政警鐘,甚至在被捕前夕還大談特談自身如何高洁的“廉政局長”,卻利用職務之便,暗中收取“感謝費”、“拜年禮金”,共計47.5万元。

案例五:李乘龍,廣西玉林市原市委書記,不吸煙,不喝酒,一般很少參加宴請活動。就是外出考察、參觀、開會,他一般也是花三、五元吃個快餐盒飯了事,有時甚至帶上一堆方便面就開始工作。据說,他這個舉動弄得那些為他開車的司机和隨從人員叫苦不迭,埋怨說:“跟著李乘龍,沒吃沒喝搞得腸胃變饞虫。”可是,誰知道李在任玉林市委書記期間,收受賄賂390多万元,有650万元財產來源不明。

案例六:陝西寶雞市公安局局長。利用職權索賄受賄10余万元,收受禮金30多万。但讓人吃惊的是范平時給人的印象是廉洁、朴素。1995年5月,一個体戶送給他五万元存折,他當著局監察室主任的面在存折上寫道:“我雖然沒有錢,但我有人格、有党性…..我視不義之財如糞土。”當場將存折退還。從寶雞市辦公室副主任到局長的數年間,他經常腳穿解放鞋,肩背綠挎包,贏得了“挎包局長”的美譽。

案例七:原蘭州鋼鐵總公司經理張斌昌,作起廉政報告聲情并茂,逢會便講自己的“約法三章”:不購買高級小轎車,不用公款宴請,不接受約包。他上班騎自行車,吃飯進職工食堂,節假日也不休息,而是穿著工作服,戴著安全帽和工人一起在車間勞動。可就是這么個“廉洁模范”卻貪污、受賄達125万元。

諸如此類的案例還有很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細述了。

鄧興東 寫于2005年9月19日
通訊處:江西省金溪縣琉璃鄉政府
郵政編碼:344800
電子信箱:dengxingdong@vip.sina.co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北京順義教師素質差 屢打孩童傷其全家
泰勞事件牽動台內閣小幅改組
聯合國改革困難重重
廣州罷免村官引發角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