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廉假义面面观

邓兴东

标签:

【大纪元9月20日讯】不知咋的,如今假东西太多了,什么假农药、假种子、假化肥、假奶粉等等,数也数不上来了。这些假玩意,仔细识别,还是能很快看出个究竟的。可是官场上的假廉假义,要想在短期内看出个道道来,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且听俺一一道来:

第一大类:慷慨陈辞表里不一
贪官大都动不动就满嘴大话、空话、漂亮话,大会小会作报告、作“重要讲话”,都是振振有词,没有半点漏洞,一副正人君子、廉洁好官模样。可实际上,表里不一,说是一套,做又是一套。

案例一:原安徽阜阳市市长肖作新当上市长后,回答记者提问时慷慨陈辞:“反腐倡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任务。要坚决惩治腐败现象,严厉查处贪污贿赂、弄权渎职、敲诈勒索、以权谋私等不法行为!”可就在当天晚上,他却笑纳了祝贺他荣升的40多个红包,总额近100万元。

案例二:河南省前后三任交通厅长,其“前腐后继”上演的一出出“脱口秀”、“大话秀”,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据报载,第一任厅长曾锦城事发前经常在大小会议上举出自己拒贿的“光荣”的不凡经历,说什么:“一个副市长给我送一万元钱,我非常生气,骂他说,我就值一万元?”就连他被纪检部门审查期间,还不惜用血书表达自己的“清白”,发誓“决没收过别人一分钱”。事后查明,仅从1995年10月至次年5月,半年左右的时间,他前后8次就收受不法商人的贿赂款八万余元;第二任厅长张昆桐上任伊始,叫响了一句“名言”:“让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而事实再一次戳穿了他的谎言,他因挪用公款10万元,受贿4万美金,收受他人贿赂款物达68.48万元而受到查处;第三任厅长石发亮的誓言更加豪迈:“一个廉字值千金”、“不义之财分文不取,人情工程一项不上”。可谁曾想这位阳奉阴违的“两面派”上台不久,即刻做了一笔大买卖,一个标的价值6400万元的工程,就张开血盆大口毫不留情向对方开价400万元的回扣。

案例三:众所周知的大贪官成克杰,有一次在一个中央媒体上作节目,当谈到广西扶贫时曾经说:“想到广西还有700万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当主席的是觉也睡不好呀!”听听他的话,真是懮国懮民,可谁想到,他却成为一个疯狂敛财近4千万的大贪呢?

案例四:2001年3月8日,大贪官李嘉廷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回答网友提问时这样说:“我最大的心愿是在未来5年内解决(云南)尚未解决温饱的160万人的贫困问题。”而在他此番表白前的2000年7月,这位省长就已经单独或伙同其子收受他人贿赂1810余万元。

案例五:湖北省监利县原县委书记杨道洲、杜在新都曾以“清正廉明”自居。2000年,杨道洲曾被评为湖北省“廉政标兵”,在省纪委召开的反腐倡廉大会上作了一万多字的报告,其中有一段说:“一想到监利的10万灾民,一想到监利落后的经济,一想到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我的神经就一紧。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没有贪图母亲钱财的理由!”杜在新刚到监利时,则在大会上高呼:“取一文,我就不值一文!”杜还把一个3.8斤的红薯放在客厅里,说“我是吃红薯长大的,我是在党旗下发过誓的,农民的儿子应该有农民的本分!”可就是这样口必称廉政的县委书记,最终却都落得个“双规”的下场。

案例六:湖北财政厅原厅长曾繁衍,他不仅在会上大谈拒腐防变,且每讲必声泪俱下。他还亲自主编了一本反腐败的书籍《历史的启迪》。把书发给每一个支部,要求反复学习讨论,写出心得体会。谁知道他却在暗中大肆受贿,不到一年就索贿38万元。

案例七:钟棉光是广东省清远市国土局原局长。本来自己是一个“读书看封皮,看报看标题”的人,却叮嘱下属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更为滑稽可笑的是,上午他还在全局干部大会上信誓旦旦地作反腐败动员报告,晚上就因涉嫌受贿被检察院依法传讯。经查,钟在任国土局局长期间,先后18次收受贿赂财物共计人民币25万元。

案例八:2002年12月27日,刚到任三个多月的广西横县县委书记汪湜波,在县直机关和乡镇干部会上强调:“元旦、新年快到了,作为领导干部要廉政,不能收礼、不能收红包,更不能送礼。我们要以身作则…….”此时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可就在他慷慨陈词之时,纪检机关工作人员正在台下等着他……

案例九:2003年的一天,重庆市全市宣传系统“学习十六大,展示新风采”演讲比赛正在彩电中心800平米演播厅举行。重庆市委宣传部长张宗海,一边听着演讲《做一个穿草鞋的记者》,一边流下了感动的眼泪,随后发表即兴演讲,寄语全市宣传系统工作人员——发扬草鞋精神,心中时刻装着人民。 “城里人不会有穿草鞋的体会,可山区还有许多贫困老百姓”,部长想起了他在黔江见到的一个穿草鞋的老船工:“我们过河时,船工并没照顾,而是首先将河边等候的孩子送过去。原来这名老船工每天都在这里接送上学的孩子,每年只有450元的微薄报酬,可老人还是情愿留在船上”,部长动情地说:“做一个穿草鞋的记者,做一个穿草鞋的公仆,就是让大家时刻心里装着一双草鞋,装着百姓,装着自己的责任,为了更多的百姓可以不穿草鞋,为了更多的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从寄语看张宗海,活脱脱一个懮国爱民,扎根于草根阶层的廉洁干部,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宣传部长廉政寄语不久后就“出事”了。

第二大类:装穷装廉欲盖弥彰

有些贪官深知,一打漂亮话抵不上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因此他们平时十分注重自己在干部中的形象,刻意将自己装扮得比包青天还要廉洁正派。他们有的不时将受贿而来的于家无用的东西交给(纪检)上级部门,有的甚至重金买廉,将受贿到的现金、珠宝、黄金交出来,以上交礼品的高贵来换取更高的声誉;有的将自己装扮得无比朴实,甚至有些寒酸,以迷惑众人的耳目。他们以为这样就能蒙混过关,孰不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的鬼把戏,早被明眼人看得一清二楚。

案例一: 四川省交通厅厅长刘中山伙同他人贪污1000万元,因为刘中山是有名的廉洁干部,有不少拒礼拒贿的佳话,刘中山逢会必讲反腐倡廉,而且衣着朴素、饮食简单,还多次被评为廉洁典型。孰知,这样的“廉政厅长”最终却落得个判处死刑的下场。

案例二:广西柳州市邮政局办公室原主任王铁权,在任柳州市邮电局基建科长期间,在邮电局系统第一个采用招标、议标发包工程,深得领导和职工的称赞。在管理本局基建项目过程中,还主动向局里上缴回扣100多万元,但他暗底里却索贿30万元。他说:“明里将大头回扣交公,自己暗中少要些回扣,这样做不容易被人怀疑,不容易出事。”好一个绝妙的掩盖术!

案例三:孙存俊,江苏灌云县原司法局局长。个人违法所得人民币45万元。另有50万元巨额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他每到一处任职,讲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廉洁从政,他多次要求部属不占公家一分钱好处,提出廉洁从政从“我”做起,廉洁自律向他看齐。他曾经有过将送礼的人赶出办公室,将礼品扔在政府大院的“壮举”,也有过将礼金上交纪检部门的表演。

案例四:曾当过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并荣获“全国先进思想工作者”称号的原武汉市市政建设管理局局长明九斤在担任武汉市市政建设管理局局长期间,有着众多“廉政轶事”。他平常穿着价格便宜的衣服、裤子、皮鞋,有时甚至袜子还有窟窿;他明令禁止干部在外就餐,自己也尽量赶回单位食堂吃饭;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敲打”、提醒下属“防微杜渐”;在其办公桌上,《党风廉政守则》白纸黑字格外引人注目;虽然买了新房,可他仍然住在拥挤陈旧的二室一厅里……因此,他曾被单位职工誉为“廉政局长”。此外,明九斤对亲朋好友也“铁面无私”。尽管他的弟弟、妹妹都是下岗职工,可“廉政局长”却不徇私情、不滥用手中权力,致使弟弟只得依靠人力三轮车为生;妹妹以帮人守摊为业。这位表面上工作兢兢业业、衣着朴素、经常给下属敲廉政警钟,甚至在被捕前夕还大谈特谈自身如何高洁的“廉政局长”,却利用职务之便,暗中收取“感谢费”、“拜年礼金”,共计47.5万元。

案例五:李乘龙,广西玉林市原市委书记,不吸烟,不喝酒,一般很少参加宴请活动。就是外出考察、参观、开会,他一般也是花三、五元吃个快餐盒饭了事,有时甚至带上一堆方便面就开始工作。据说,他这个举动弄得那些为他开车的司机和随从人员叫苦不迭,埋怨说:“跟着李乘龙,没吃没喝搞得肠胃变馋虫。”可是,谁知道李在任玉林市委书记期间,收受贿赂390多万元,有650万元财产来源不明。

案例六:陕西宝鸡市公安局局长。利用职权索贿受贿10余万元,收受礼金30多万。但让人吃惊的是范平时给人的印象是廉洁、朴素。1995年5月,一个体户送给他五万元存折,他当着局监察室主任的面在存折上写道:“我虽然没有钱,但我有人格、有党性…..我视不义之财如粪土。”当场将存折退还。从宝鸡市办公室副主任到局长的数年间,他经常脚穿解放鞋,肩背绿挎包,赢得了“挎包局长”的美誉。

案例七:原兰州钢铁总公司经理张斌昌,作起廉政报告声情并茂,逢会便讲自己的“约法三章”:不购买高级小轿车,不用公款宴请,不接受约包。他上班骑自行车,吃饭进职工食堂,节假日也不休息,而是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和工人一起在车间劳动。可就是这么个“廉洁模范”却贪污、受贿达125万元。

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细述了。

邓兴东 写于2005年9月19日
通讯处:江西省金溪县琉璃乡政府
邮政编码:344800
电子信箱:dengxingdong@vip.sina.co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北京顺义教师素质差 屡打孩童伤其全家
泰劳事件牵动台内阁小幅改组
联合国改革困难重重
广州罢免村官引发角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