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德:飽受歧視的農民工

司馬德

標籤:

【大紀元11月13日訊】中國城市變化之快,令世界眩目。摩天大廈、豪華商場、高速公路、國際機場,如雨後春筍。在繁華城市的外表下面凝結的是無數農民工的血汗。他們背井離鄉,日夜勞作,卻在城市裡飽受歧視。農民工幹著城裡人不願幹的苦、髒、累、難、險活,卻不能享受同工同酬。

26歲的河南人劉先東,考取了司爐工證、低壓電工證和空調製冷維修證,又讀夜大學,每天至少幹13小時,每月工資900元,但與同類正式工相比,每月卻少掙1,500多元。人分成三六九等,同工不同酬,無數個劉先東的故事,就是當今中國社會貧富分化的寫照。

多數企業故意不與農民工簽勞務合同,致使農民工的人身安全、勞動保護、工資待遇等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城裡人的醫療和養老保險,對農民工而言,更是可望而不可及。廣東省的調查顯示, 每天工作12至16個小時的農民工,占85.5%,完全沒有休息日的,竟達47%。因超時勞作和工作環境惡劣,全國每年因工致殘人員達70萬,其中絕大多數為農民工。

農民看不起病,病倒或傷殘,徒呼奈何。在北京的農民工聚居區,有一些收費便宜的診所,專門為農民工服務,然而,這些診所的的牆上卻寫著:「5歲以下的兒童不看、不能自食其力的人不看、上了年紀的人不看、孕產婦不看。」農民工感歎:「平時生點小病只好忍著,惱火了就到診所開點藥、打幾針,要是得了大病,想住院,掙上一年的錢也不夠,只能回家等死了,醫院可不是我們進的。」

工資被拖欠,是農民工遭受的另一項歧視。在城裡人看來,一個月幾百元乃至上千元薪水算不了什麼,可在農民工眼裡,那就是新年的衣服,是孩子的學費,是老人醫藥費,是全家老小生計的指望。然而,當牛做馬的幹下來,能不能領到工資,卻沒有保障。全國總工會統計,全國農民工工資每年被拖欠近千億元。農民工為討工資,有的遭黑道毒打,有的以自殺相逼,以至付出生命代價。

城裡人對農民工公開地歧視。農民工上街溜躂,哪怕穿得再乾淨,只要被人看出身份,立即遭受冷眼。熱鬧的市區,去一兩次,就不願意再去了。農民工說:人家那眼神,看得你根本就不想再去。一聽俺們不說本地話,立馬就像見了小偷一樣,臉拉得老長,眼皮子翻得老高,彷彿俺們欠人家的錢多年不還一樣。

城裡的農民工,本身寂寞冷清,連電視都難得看上幾回。長年與留在家中的孩子分離,更是心頭之痛。安徽宿州市黃郢村余家,3對夫妻均外出打工,6個小孩都交給爺爺、奶奶照顧,最小的不足兩歲。13歲余春香是最大的,每日挑水做飯洗衣,還要上學。父母連過新年都沒有回來,余春香不堪忍受這種沒有親情的生活,竟服毒自殺。類似的悲劇還很多,沒有農民工家庭的和諧,整個社會的和諧,又何從談起?

--載自華夏電子報第165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報告:民工用匯款縮小中國貧富懸殊
最低工資標準在中國難落實
瑞穗赤腳鄉長 不怕圍剿
劉曉波:跛足改革的「競次主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