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山堂慶70周年 25日起舉辦繁花似錦活動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十七日電)位於台北市延平南路上的中山堂,一九三六年正式落成啟用,是日據時期日軍始政與受降的廳堂,也是校園民歌的發端。今年中山堂慶祝七十週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起一連八天舉辦「繁花似錦」系列活動,有音樂會、古蹟導覽,另有印度音樂大師參與,傳承發揚中山堂的過去與未來。

台北市文化局表示,一八八九年清朝在中山堂現址興建「布政使司衙門」,一八九五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清廷割讓台灣,日本政府接收後以布政使司衙門充作最高統治機關「總督府」。

文化局指出,一九三二年日本政府拆除布政使司衙門,原址破土興建台北公會堂,並於一九三六年正式落成啟用。不過,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日在台北公會堂的「光復廳」舉行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同年台北公會堂改名為中山堂。

文化局說,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台,中山堂是國民大會會址及立法院的議事廳,另外也是許多藝文活動的舉辦場所。

「中正廳」自日據時期為官方集會,及舉行音樂、戲劇表演的場地,光復後依然是國民大會及藝術表演場地。

「光復廳」曾接待美國前總統尼克森、韓國前大統領李承晚、越南前總統吳廷延等元首,並舉行國宴;兩層樓的高挑設計、弧拱高光線增強,是數個大廳中最美的設計之一。

至於日據時期稱為「普通集會室」的「堡壘廳」,光復後是總統的私人接待室,前年初文化局委外經營,稱為「堡壘咖啡館」,陽台有咖啡座,也舉行藝文活動。

為了慶祝七十週年堂慶,中山堂將於十一月二十五日至十二月二日舉辦「繁花似錦,永傳馨芳」系列活動,二十五日活動開幕當天有「繁花似錦咖啡座音樂會」,另有影片暨文化特展,在中山堂入鏡的古董結婚囍帖與照片也首度亮相,另有中山堂古蹟、「中山堂的故事」導覽。

此外,二十五日當天也邀請台北市駐市藝術家,印度籍薩里爾.巴特演奏自創的「沙崴維納琴」、米希拉的打鼓「塔不拉鼓」,兩位音樂大師另於十一月十九日在台北國際藝術村教授與講解獨特的樂器。週年慶活動可上網查詢:http://www.zshall70.one4ok.com.tw。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