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歷程:肅貪反腐成楷模

標籤:

【大紀元12月1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貝倫2006年12月10日香港報導)國際企業主管們認為香港是世界上最不腐敗的城市,這一聲譽是香港經濟成功的因素之一。但是大約40年前,香港則飽受腐敗的侵蝕。在12月9號聯合國國際反腐敗日這一天,請聽分析,談談香港為甚麼會成為世界各地的楷模。

*當年亂象*

這是香港一個濕漉漉的市場:小販們叫喊著讓人們買他們的鮮魚、鮮肉和蔬菜。生意興隆。

但是大約40年前,幫派組織“三合會”、保護他們的警察以及政府腐敗官員恐嚇市場,他們敲詐勒索小販們,否則就不允許他們開設攤位。

香港人稱那個時期是“罪惡的舊社會”。當時,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幾乎各個領域都公然存在受賄現象。

這位婦女出售玉首飾已經有40多年了。她說,“三合會”的人騷擾小販們,特別是在中國新年期間小販們希望能在好一點的地方擺攤,小販們不得不付給他們一些錢。

香港中文大學的曹教授親眼目睹了警察公然受賄的情景。

曹教授說,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有一次跟我媽媽去市場買東西。我記得非常清楚,一些警察在市場上一邊巡邏,一邊收錢,每個小販給他們10塊錢。他們好像一點都不擔心會被人看見,並去告發他們。他們認為他們生活和工作的一部份就是每天去收錢。

*民眾怒而示威 政府被迫根治*

由於警察的腐敗,公眾似乎沒有申訴的渠道,直到1973年公眾的憤怒爆發為群眾上街示威。英國殖民政府被迫採取徹底根除的措施,制定了嚴厲的反賄賂法律,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反貪機構—廉政公署。

到1970年代,廉政公署報告說,香港腐敗現象減少了一半以上。廉政公署執行處助理處長李寶蘭表示,政治意願和公民參與是反腐成功的關鍵。

李寶蘭說:“政府給予廉政公署足夠的資源,使廉政公署可以有效地發揮作用。另外我們還有必要的強有力的法律制度。腐敗是非常秘密的犯罪行為,如果沒有公眾的支持和合作,向政府報告腐敗現象,廉政公署是不可能成功的。”

*報案多不匿名*

開始時,人們向廉政公署報告腐敗現象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可是現在,大約四分之三的報案都不再是匿名的。

廉政公署定期播放廣告,讓公眾提高警惕。廉政公署的廣告說,腐敗是不會自行消失的,向廉政公署報告腐敗現象,讓我們共同建設一個更加公平和更加美好的社會。

*廉潔保繁榮*

香港中文大學的曹教授和其他腐敗問題專家認為,香港以廉潔著稱,這是香港經濟成功的秘訣之一。

曹教授說,工商界人士在香港投資感到很踏實,他們知道他們的錢不會落入政府官員的腰包,不會像亞洲其他一些國家那樣。

曹教授說,該地區其他一些面臨嚴重腐敗現象的國家可以向香港學習。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初選案首批五人完成求情
港民研:市民對房屋政策滿意度續處最低
港機管局耗資逾8億換安檢系統 無需先取出電子用品及液體
岑耀信再開腔 強調辭任沒有受英政府壓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