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棵芒果樹

潘祈賢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我住的社區入口長著一棵芒果樹,枝葉茂盛而且挺拔,前些日子,芒果樹正值開花,黃色的花穗開得枝葉間滿滿皆是,於是一時之間,整棵樹彷彿換穿了一件不同顏色的衣服,因此每天進出社區之際,我便可以看見芒果樹猶如過年穿新衣的孩童一般,在社區入口處高興招搖著。

  花開之後,芒果樹上長出累累的果實來,種樹的農民將採得的芒果分贈給社區的居民分享,為鄰里之間的情誼做了一次漂亮的耕耘,因而使得那棵芒果樹,彷彿已成了社區居民的一份共同財產般,被大家珍惜與呵護著。

  種田的農民在芒果樹下擺放著幾枚石頭,以作為農耕中途休憩小坐之用;後來,社區裡的一些老人家,竟也喜歡在那兒聚坐閒聊,於是慢慢地,芒果樹下逐漸成為社區居民聯絡感情與交換訊息的地方。芒果樹就在社區的入口處,因而每天進進出出,我總會瞧見樹下經常坐著一群人,也許是在聊田裡的耕種,也可能是在聊生活裡的點點滴滴,當車子經過時,我總不忘揮個手、點個頭,和這些敦厚的鄰居們交換彼此的微笑。

  一直覺得,那棵芒果樹早已經不是一棵單純的樹而已,它彷彿已經成為社區的某種象徵,在有意無意之間,正牽扯著社區居民的情感,微妙而且自然的,這種感覺不完全是因為有芒果可吃,也不是因為樹下可以聚坐閒聊,而是一種像風吹輕柔、花開結果那樣的自自然然與理所當然。

摘自:野人出版社《鄉下老師閒賢沒事》@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見血封喉是種樹的名稱,又叫加布樹,老百姓常稱爲“鬍鬚樹”。它是熱帶叢林中生長著的一種劇毒樹,其幹、枝、葉等都含有劇毒汁液。在海南的臺地、丘陵乃至低海拔林地,偶然可見這種被一些當地人稱之爲“鬼樹”的見血封喉。
  • 〔自由時報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陸上種樹不稀奇,海底植樹才新鮮,澎湖縣種苗繁殖場與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副研究員陳昭倫博士,合作研究的珊瑚無性生殖計畫已臻成熟,計畫最近全面推廣海底植「樹」,復育海洋資源,首開國內先例。
  • 聖經 》創世紀篇,記載了伊甸園的故事。神創造了宇宙萬物,也創造了人;神將人安置在伊甸園內,使人負責看守,並且規定人,可以吃園中各種樹上的果子,但是不能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
  • 「京都議定書」今年二月生效以來,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國際間的重要環保議題,台灣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最近便積極推動設立「空氣品質淨化區」,希望藉由補助縣市種樹經費方式,鼓勵地方多利用公有地種植樹木、淨化二氧化碳。
  • 大紀元8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二十日電)為落實百萬植樹目標,高雄縣政府今天舉辦「百萬雄心、百萬森林」植樹活動,縣長楊秋興與一千多名陸軍官校學生及鄰近學校小朋友,在陸官後山種下一千兩百株樹苗,他鼓勵大家多種樹,將高雄縣營造為森林城市。
  • 〔自由時報記者何瑞玲、林慶川、楊雅民╱台北報導〕台灣山區迭遭破壞,政府於八十五年推出「全民造林」計畫,號召民眾一起造林,以達國土保安、涵養水源、減少災害等目標,只可惜,不肖公務員把種樹搞成搖錢樹,而且「只搖錢,不種樹」。
  • 〔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針對造林補助政策出現「假種樹、真詐財」的漏洞,台大森林系主任郭幸榮認為,最近幾年森林保育受到各方的關注度逐漸提高,林農砍樹再種的情形已大幅減少,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大面積的區域破壞,諸如山中道路拓寬、違法民宿叢生、高經濟作物取代原始森林等,才是台灣森林的可怕殺手。
  • 〔自由時報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離島澎湖縣昨日進行大規模海底「種樹」,將無性生殖的3百株珊瑚,移植在原生產地馬公青灣海域,也是全國首次由公權力推動的復育珊瑚創舉,縣長賴峰偉宣示,將讓澎湖恢復珊瑚王國的美譽。
  • 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擔任台北市長7週年之際,於15日接受台灣東森電視臺專訪,暢談領導國民黨和投入台北市政的規劃和心得,他首度明確提到未來台北市長提名人,應該交由制度決定,剩下的一年任期,他不只要對8年市政收尾,還要種樹讓後人乘涼,也讓自己在歷史上留名。
  • 原產墨西哥的野生種向日葵,因民國89年滿載葵花子的貨輪,在彰化外海擱淺,種子漂流至沿海溼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