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再傳狂牛症 消基會:美國牛肉應立即下架

衛生署不禁美國牛 李鳳翱:以機率估算 台灣有23人可能罹患變異型庫賈氏症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黃蓄蔚綜合報導)重新開放後首批空運來台的美國牛肉才陸續上架之際,美國卻傳出「第3起」狂牛症案例。行政院衛生署昨表示,台灣將不會禁止美國牛肉進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則呼籲,已上架的美國牛肉下架應建立美國牛肉履歷制度,否則禁止美國牛肉進口,是否暫停下架或暫停進口,有關單位至今未做出決定,美國牛肉的安全性仍由消費者自行把關。

衛生署:散發性案例 不禁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蕭東銘表示,據美方提供的檢驗報告,這起病例明顯是散發性案例,因此,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規範,衛生署不會禁止美國牛肉進口,目前國際間也沒有其他國家因此採取下架、下市措施。

針對美國最新發現的案例,美國農業部首席獸醫柯立福表示,是在1997年飼料禁令前出生的一隻10歲大的肉牛,來自阿拉巴馬農場的牛群,這隻病牛經深入檢測後,結果顯示呈陽性,的確感染「第3起」狂牛症,經地方獸醫撲殺,並且掩埋在當地農場。他說,這隻病牛並未進入美國的食物供應體系,十分有信心的保証食用的安全性。

2004年底美國狂牛症第1例發生後,亞洲國家多數禁止進口;經過美方不斷交涉,今年初才重開美牛肉進口,如今再證實阿拉巴馬州農場感染第3例狂牛症,亞洲是否再度關閉市場,讓美牛肉業者焦慮且關切。

消基會:貿易不能凌駕安全

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14日表示,跨國貿易不能凌駕在安全之上,目前美國已傳出第3起牛隻感染狂牛症的案例,顯示風險已經存在。除非建立美國牛肉的食品履歷制度,否則不應開放進口,政府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措施。

李鳳翱指出,根據美國哈佛大學風險分析中心的評估報告,食用美國牛肉可能受感染機率是百萬分之1;以台灣2300萬人口來看,就有23人有機率罹患變異型庫賈氏症,為了國人的生命、消費者健康著想,建議應先將美國牛肉下架。

李鳳翱說,台灣有自產的牛肉,及自非疫區的澳洲與紐西蘭產進口牛肉,來自疫區的美國牛肉,經過評估後有一定的風險,建議消費者何必冒險消費美國牛肉呢?

衛生署公告自1月25日起,有條件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後,加強查核美國農業部出具之衛生及檢疫證明文件,確認牛肉來自經農業部檢查核准並向衛生署核備之屠宰場及分切包裝場。並已建立各機關間之通聯機制,如違規情節重大時,將考慮全面禁止美國牛肉進口。

同時規定,即使疫區有病牛疫情發生,但是只要食用牛肉是來自健康的牛隻、而且符合所有屠宰管理措施,那麼牛肉的安全性就沒有問題,所以病牛與牛肉安全無關。萬一美國再發生新的案例,衛生署將會請美方在一個月內提供新病例的完整流行病學資料,再評估採行必要管制措施。◇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