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籲媒體報導應以無罪推論 勿再引發悲劇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二十三日電)媒體昨天報導南迴鐵路莒光號翻車意外罹難者的丈夫李雙全,被檢方列為重要嫌疑人,今天凌晨發生李雙全自殺身亡的悲劇。傳播學者表示,媒體處理司法和社會新聞,不論是犯罪嫌疑人或是已被起訴的嫌犯,在報導時都應以無罪推論,謹慎處理,以免一再造成「媒體殺人」的憾事。

三月初,媒體大篇幅報導張姓國中教師與女學生發生不倫師生戀,造成張姓教師自殺;更早之前,也有媒體誇大報導一名大學生性騷擾少女,將被「加重求刑」,這名大學生後來因過度煩惱而自殺。晚報昨天以頭版新聞方式,報導檢方將南迴鐵路火車翻車意外罹難者陳氏紅琛的丈夫李雙全列為「重要嫌疑人」,李雙全今天被發現自殺身亡,引發外界批評「媒體再度殺人」。

輔仁大學新聞法規課程教授尤英夫律師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指出,這又是一起「媒體未審先判」、造成當事人受不了輿論壓力而自殺的憾事;媒體刊出李雙全被列為火車出軌翻車意外的「嫌疑人」,不曉得是不是檢察官放的消息,但媒體應做到客觀查證、平衡報導,報導內容要避免造成民眾誤解。

尤英夫說,檢察官為了查案,將李雙全列為嫌疑人,是適當的做法,但依照「偵查不公開原則」,檢方不應公開這項消息,而且應用「無罪推定」的原則處理,這項消息走漏風聲,顯示檢方處理過當;而媒體得知這項消息,卻以頭版方式報導,也是處理過當。

媒體公害防治基金會執行長盧世祥認為這則新聞被放在報紙頭版位置報導,處理方式「有審判的意味」,容易造成讀者誤解,也對當事人造成莫大壓力。

盧世祥說,媒體處理相關新聞,應注意平衡、準確原則,也必須小心謹慎,在火車出軌翻覆事件,李雙全就算已被起訴,也應以「無罪推論」,更何況只是被檢方列為關係人。

他表示,「媒體殺人」憾事一再發生,卻不見媒體反省、自律,前一陣子的大學生自殺、張老師自殺事件,當事人儘管犯錯,但都「罪不致死」,卻都因為承受不住輿論壓力,而結束寶貴生命。

盧世祥說,媒體記者應以旁觀者角度報導,但報導中「有意無意的審判」,都是逾越記者的專業本分,在商業競爭下,如果媒體只以聳動取勝,而不堅持以專業取勝,將失去社會公信力。

閱聽人監督媒體聯盟發言人林育卉也呼籲媒體在報導社會新聞時,應考量被害人、當事人的心理,以同理心為出發點報導新聞,採訪所得消息和資訊要一定詳加查證,案情事實交由司法處理,媒體不要再當司法急先鋒,以免再次「未審先判」,讓悲劇一再發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