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抽檢市售油炸、奶製品 三成六反式脂肪酸偏高

【大紀元5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田瑞華、胡清暉/台北報導

近年來加工食品中常見的反式脂肪酸,因對人體心臟及心血管具有危害而漸受重視。台灣消基會昨天公佈易含反式脂肪酸食品的抽檢報告,發現三成六食品的反式脂肪酸檢出量較高,卻只有一成三的食品在包裝上標示其含量,消基會提醒民眾,選購時多加注意。

消基會於今年3月抽檢市售三十六件食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 採樣包括台北地區的量販店、超級市場、便利商店、連鎖披薩店及速食快餐店所販售的洋芋片、零食餅乾、乳瑪琳與奶酥、奶精與奶油、冷凍起酥片與牛角麵糰、炸薯條、炸雞腿等。

結果發現,十三件樣品檢出反式脂肪酸,檢出量介於零點五%到十五%(每百公克樣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比率 ),其中有奶精商品的反式脂肪酸檢出量最高、大於十%。

對此,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蕭東銘表示,食用過量的反式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衛生署已與油脂類業者溝通,希望今年內推動油脂業者標示含量,之後再進行食品標示,但暫不考量訂定限值標準。

蕭東銘說,油炸食品、酥皮點心食品、沙拉醬、西點、鬆餅、洋芋片、奶精等都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酸,民眾應該節制,並遵守「少肥肉、少油炸、少油湯、少醬料、多蔬果」的飲食原則,至於喝茶或咖啡時,最好選擇加牛奶,而不是奶精。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消基會抽檢食品  部分反式脂肪酸含量偏高
南瓜遇見地瓜 創意素食甜點湯品太好吃了
夏季甜蜜時光:草莓麵包佐下午茶
【梁廚美食】蟹肉山藥魚肚羹~養顏佳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