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港仔」坑主婦 起訴十三人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慶川/台北報導〕「港仔」劉匯、蔡偉林跨海來台成立外匯、期貨代操作公司,先高薪聘中年婦女2度就業,再以「假炒匯,真詐騙」方式,誘騙他們掏錢投資,有婦女因此失金上千萬元,台北地檢署偵結,依常業詐欺罪嫌起訴劉、蔡等13人。

劉匯、蔡偉林都是香港人,他們在94年6月持短期觀光簽證來台,兩人入境後,先吸收一批台籍人士組成一個詐騙集團,隨即在台北市成立「鴻哲國際企業公司」,成員分任財務、人事等高階主管,並刊登廣告,指高薪徵求會計、專案經理,歡迎中年婦女2度就業。

劉、蔡等人透過面談方式,挑出家庭經濟狀況中上的應徵者,上班後則安排他們各在單獨房間內,處理一些集團偽製的投資人交易資料,內容特意安排獲利豐厚的假象。

經過一段時間後,公司幹部再遊說這些應徵者,請他們掏錢買賣外幣及金屬材料等期貨,公司初期讓他們嚐甜頭,獲利至少達7、8成,等他們加碼投資時,再以市場波動過大,投資虧損慘重為由,將款項全數侵吞。

刑事局日前循線抓人,在公司內查出詐騙教戰手則、帳冊,有10多名被害人指認,有婦人甚至被騙超過千萬,另有婦女多次加碼全被套牢,由於不甘心,拿房子至銀行抵押400萬元也慘賠,搞到全家失和,險些自殺。

此集團以此方式,「海撈」上億元,劉、蔡兩人賺飽了,正打算潛逃回香港前被刑事局逮獲,檢方日前依常業詐欺罪嫌將他們起訴。

避重罰 「港仔」轉進台灣

記者劉慶侯/特稿

香港詐欺犯罪集團,講究的是用頭腦、講技巧,追求的是冷血、通殺;事實上,他們早已將犯罪觸角伸入台灣,癥結點就在於,近年香港政府已將詐欺罪刑罰提高,迫使當地詐欺犯罪集團轉進刑責仍處於輕罪慢罰的台灣。

舉例來講,80年間,台灣出現許多珠寶空頭公司,以老鼠會模式召募員工清洗寶石,進而要求對方買賣珠寶,在引人入彀後就捲款潛逃的詐騙手法,就是香港犯罪集團的身影廁身其中。

隨後,逐步撼動台灣底層民生經濟的「刮刮樂」、「中獎通知」、以至於近年的「電話匯款詐欺」,也無一不與「香港指導、台灣製造」的不法集團有關。

由於一般詐欺集團犯罪的對象,泰半是升斗小民,香港政府基於影響社會層面廣泛,為求穩定民情,多年前針對相關法條進行修正,將詐欺罪犯的刑責大幅提升,更以速審、速判、速懲、速罰的方式,有效的遏阻經濟犯罪的發生。

香港詐欺集團鑑於此,發現台灣對於詐欺犯罪影響的層面,仍未有所警覺,還是輕罪輕刑,於是開始轉進台灣「市場」。

在91年間,有著幫派背景的大批香港犯罪集團,來台搞起「期貨對賭」的詐欺手法,海削數十億元新台幣,直到各地警方陸續接獲受害報案,刑事局開始掃蕩,這些人才四散竄逃回香港,留下一堆爛攤子給台灣。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