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與花的故事】耀武揚威「雞冠花」(下)

陳運造

人氣 45

在南部的鄉下地方,拜拜的時候,常把雞冠花插在米粉或麵條上,象徵雞頭做為祭品。這個習俗,可能是隨著祖先從華中地區一脈相傳而來的。因為在華中的開封府一帶,不僅很早以前就把雞冠花叫做「洗手花」廣為栽培;而且還有在七月半中元節的時候,把它摘下供奉於祖先神位的傳統。一本名叫《楓窗小牘》的古書上記載說:「雞冠花,汴中謂之洗手花,中元節前,兒童唱賣,以供祖先。今來山中此花滿庭,有高及丈餘者 ,每遙念墳墓,涕淚潛然,乃知杜少陵感時花濺淚,非虛語也。」正是這件事的最好說明。

原產於印度的雞冠花,何時傳入我國已經難以考證,不過,從相傳孔子學生中唯一的勇士—子路,對雞冠花蒼茫獨立的氣慨,極為欣賞,竟把它當做冠帽般的戴著一事,就可以知道,它在我國栽植的歷史已相當久遠,也正因為如此,才會在長久的天然交雜下,產生許
多變種,而當清朝時,一位喜好書和花的文人—陳淏子寫名叫《花鏡》的書時說:「雞冠花,一名波羅奢,隨在皆有,三月生苗,高者五六尺,其矮種只三寸餘,而花可大如盤,有紅、紫、黃、白、豆綠五色,又有鴛鴦二色者,又紫、白、紅三色者,皆宛如雞冠之狀。扇面者惟梢間一花最大,層層捲出可愛。若掃帚雞冠,宜高而多頭。又若纓絡,花尖小而雜亂如帚。又有壽星雞冠,以矮為貴者。雞冠似花非花,開最耐久,經霜始萎。」當時雞冠花品種之多,竟然幾乎包括近代所有的品種,真是令人驚異不已。

自古以來,騷人墨客寫了很多歌詠雞冠花的詩詞歌賦。其中以明代解縉作的一首,最為特別有趣。

解縉是明代有名的才子,文思敏捷,深得明太祖寵愛。有一天,太祖要他寫一首詠雞冠花的詩。因為雞冠花大多是紅色的,所以他不暇思索地脫口:「雞冠本是臙脂染,……」唸將起來。萬萬沒想到的是才唸出這麼一句,太祖就從袖口裡拿出一朵白色的雞冠說:「是白的!」這確實是太意外了,一般人必定茫然不知所措。然而卻難不倒才如泉湧、素有才子之稱的解縉,只見他不慌不忙的立刻改口說:「今日如何淺淡妝。只為五更貪報曉,至今戴卻滿頭霜。」有這麼敏銳應變的文思,套句現代話,真不是「蓋」的!

雞冠花,通常都用種子播種繁殖。這是因為它的種子繁殖力強,而且從播種到開花只需要二、三個月,開花後又可以維持長時間不凋謝的關係。為了保持後代花朵的良好性狀,種子最好採自主枝上較大、較美麗的花軸。

除了供觀賞、祭神以外,雞冠花也可以當藥材,依照醫書的記載,它可治咳血、吐血、流鼻血和婦女的白帶、赤帶等病症。晚清的學者—俞曲園,則因為世傳鶴冠花為「玉樹後庭花」,且陳後主曾做過「玉樹後庭花」的曲子,就在所寫的〈十二月花神議〉裡,把陳後主封為七月雞冠花的花神。其實,那只是文人的主張而已,民間早已認定秋葵花為七月當令之花,漢朝的名作曲家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為秋葵花的花神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花與花的故事】荷蘭的國花---鬱金香(下)
【花與花的故事】月下風前自在香—桂花(上)
【花與花的故事】月下風前自在香---桂花(下)
【花與花的故事】開了原無雁 ,看來不是花的—雁來紅(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