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矛盾 中國地方政府各行其事

標籤:

【大紀元9月15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五日電)中國宏觀調控專家指出,中共中央與地方矛盾根源是政府體制改革不徹底,「分灶吃飯」的財政制度造成地方片面追求經濟高速增長。根本改革在於徹底結束地方政府獨立的經濟利益,把地方政府從目前「準企業」狀態還原為「真政府」。

中共中央黨校刊物「學習時報」日前刊登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這篇文章。他說,不聽中央的話才能獲得經濟增長的利益,這似乎成了地方政府中的一個普遍現象。在經濟增長快的省份中尤其明顯,並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王建指出,在中國目前的經濟體制下,財政是採取「分灶吃飯」的制度,自己的人得自己養,地方政府所屬的幹部生活條件好壞、工資水平的高低,直接取決於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而由於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直接與經濟速度掛鉤,只有創造出高速度,才能改善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也才能提高當地幹部的收入水平。

他認為,中央與地方的矛盾衝突,其實質不是中央在與地方爭利,而是中央政府要從全社會利益考慮,保持宏觀經濟的穩定與經濟的長期可持續增長。地方政府則是為了獲取自己的獨立利益要擺脫中央政府對自身經濟增長的束縛。

他說,從這點看,地方政府更像是一個企業,而不是一個政府。但是中央政府的政策方針必須依靠各級地方政府來實施,如果地方政府由於獨立的經濟利益也變成了「企業」,就必然會與中央政府的經濟政策發生矛盾衝突,這些中央政府出台的政策就會被阻斷、被架空。所以,中央與地方的矛盾衝突還是政府體制改革不徹底,目前的政府體制還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王建認為,根本性質的改革在於徹底結束地方政府獨立的經濟利益,把地方政府從目前的「準企業」狀態還原為真正意義上的政府。

他說,這有必要借鑒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政府管理體制,就是把目前「分灶吃飯」的財政體制,轉變成「先集中、後返還」、「收支兩條線」的體制。

相關新聞
調查:宏觀調控降溫 上海六月房市成交量下降
胡溫召開緊急會議 擔心中國經濟崩潰
胡少江:中央政府殺雞嚇猴推行宏觀調控
陳破空:經濟數字造假,國內媒體質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