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數學教育需加強 移民孩童學數學多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美國全國數學老師協會(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12日發佈了一份報告,呼籲從幼稚園到8年級的數學教學專注於一些基本技巧。另外14日星期四公佈的一項研究,父母不是出生在美國的孩童,為了獲得有保障的好工作,比較可能在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科學。

美國數學教育有待加強

紐約時報13日報導,美國全國數學老師協會這份名為課程焦點(Curriculum Focal Points)的報告暗示,美國學校的數學教學將出現很大的改變。由此可能結束過去20多年美國數學課程的困境。

1989年的報告,被廣泛視為推動美國數學教育從死背的學習方式轉向不強調記憶,而讓孩童尋找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並寫出推理過程的建構式教學的重要因素。

新報告中為每個年級制定3項基本技巧。例如,報告建議4年級課程應該專注在 乘法和除法的快速記憶,平面圖形和了解個數以下的小數。

雷根時期的教育部官員小芬恩(Chester E. Finn Jr).表示,這絕對是基礎派的一項勝利。

美國全國數學老師協會主席、馬里蘭州麥丹尼爾(McDaniel )大學教授費能(Francis Fennel)對新報告提出的改變程度,輕描淡寫,他表示不喜歡對數學教育持不同意見的人互相攻擊。

自從2003年國際數學及科學趨勢研究報告(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發現,亞洲學生的數學表現優於美國學生之後,數學技巧成為教育界討論的焦點。根據國家科學理事會(National Science Board.)的統計,幾乎四分之一的美國大學新生要補修數學課程。

移民孩童學習數學多

路透社14日報導,根據星期四公佈的一項研究,父母不是出生在美國的孩童,為了獲得有保障的好工作,比較可能在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科學。

9/10月號的孩童發展(Child Development)月刊當中的研究發現,移民的孩子比同種族但是父母已經在美國好幾代的大學同學更願意選擇這些科系作為專業主修。

這項研究是根據紐約市大衛啟蒙研究基金會( William T. Grant Foundation)曾博士(Dr. Vivian Tseng)對將近800名18到25歲大學生的訪談結果。

曾博士表示,她的調查發現,移民的孩子比他們的同學更可能學習數學和物理學,因為他們在經濟上有更高的期望,並且比同學更致力追尋待遇更好的工作。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8月2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六日電)因著名美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的「海歸造假」說,今年夏天中國第一學府北京大學深陷一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丘成桐最近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中國大陸的教育體制,耽誤了許多年輕人的發展。
  • 美國大學委員會8月29日公佈了2006年度SAT考試結果,亞裔學生以閱讀、數學和寫作三項總和1600分獨佔鰲頭,超過白人學生的1582分。其中華人學生表現尤為出眾。   
  • 上星期二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全球四千名數學界菁英聚集一堂的世界數學家年會上,西班牙國王璜.卡羅斯一世將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頒給三十六歲的普林斯頓 大學數學系教授安椎.歐蔻恩考夫(Andrei Okounkov),同時獲獎的還有三位數學家。
  • 數學家丘成桐接受《南方人物周刊》專訪時稱,中國很多高校唯利是圖,就是看錢,這是高校的大毛病。
  • 自古以來數學家們都被認為是「天才加瘋子」,他們只沉醉在數字王國中。古希臘幾何學家畢達哥拉斯創立畢氏學派、發展哲學宗教,阿基米德更是被羅馬士兵殺戮時還忘我的在沙子上進行演算。17世紀的帕斯卡爾(或譯巴斯卡)和牛頓,20世紀的哥德爾(Godel)——這些數學家給人的印象就是苦行僧,遠離了正常的生活來追求真理,這些人也相當罕有,幾乎無法讓人理解。
  • 【大紀元9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市十二日電)嘉義市六名珠算及心算高手,今年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行的2006國際數學暨心算大賽,心算項目奪得二金三銀一銅、珠算項目奪得一金二銀一銅;台灣更在十三國、十八隊、一千多名參賽者中,獲得數學、心算團體總冠軍及個人組總冠軍,今天由市長黃敏惠頒獎表揚這六位選手的傑出表現。
  • 蒙郡學生將有機會選擇學習社會生態學(global ecology)、人文科學、或自然科學、數學、計算機科學。
  • 〔自由時報記者劉婉君/麻豆報導〕台南縣麻豆鎮「普門仁愛之家」93歲的高炳福,心算超厲害,對於乘法、平方等數字問題,整理出自有的一套規則,寫著數字題目的小紙捲及資料,是他的「寶貝」,最愛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數學研究心得。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