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深層海水產業發展漸興 台經部研議新技術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淑芳花蓮縣二十九日電)台灣深層海水產業發展漸具雛形,除了生產包裝飲用水,業者利用深層海水養殖九孔種苗,可將種苗存活率由5%大幅提升到50%。經濟部水利署下週將決定低溫模廠落腳處,研發利用深層海水低溫栽種高冷蔬菜、花卉等可行性,提供深層海水產業下一階段發展技術支援。

深層海水是指位於海平面200公尺以下的海水,由於光線無法到達,水質穩定潔淨,具有低溫、富含礦物質等特性,應用範圍廣泛,被譽為當代「藍金」,是近年國際熱門產業。

台灣東海岸地理條件有利於深層海水開發,在行政院大力支持下,經建會「東部永續發展綱要計畫」將有機精緻農業、觀光與深層海水並列為核心發展產業,希望以深層海水結合生物科技、觀光,提振東部產業。

為推展這項新興產業,經濟部全部總動員,水利署負責潛力場址調查,技術處透過科專計畫協助開發關鍵技術,工業局協助業者開發產品,標準檢驗局執行深層海水認證,能源局研究深層海水溫差發電應用。

經濟部長陳瑞隆今天專程到花蓮,實地訪查產業發展現況。

目前在花蓮縣投資深層海水相關產業的有幸福水泥集團(世易公司,投資額新台幣50億元)、台肥公司(投資50億元)、光隆公司(投資額12億元)。

飲用水是深層海水最基礎應用方式,幾家業者生產的飲用水今年將陸續上市;深層海水濃縮液還可用於美容保養品,例如製作化妝水、面膜等;國內業者將深層海水應用在水產養殖的成果也相當不錯。

業者表示,深層海水富含礦物質,水中有機媒介未經日光照射,營養成分好,有助控制病原菌與有害物質,用於水產養殖可縮短養殖時間三分之一,存活率卻可大幅提升。

以光隆公司試養經驗為例,使用深層海水養殖成本雖然較高,但九孔種苗存活率可由先前的5%,大幅提升到50%,養到一至兩個月大再轉售給一般養殖業者,獲利不錯。以深層海水養殖白蝦的產值,也可提升50%。

經濟部水利署長陳伸賢說,當前國際間只有日本、美國夏威夷的深層海水產業技術領先台灣,日本高知縣深層海水相關企業年營業額已達155億日圓,台灣雖然才剛起步,但初估3年後產值可達新台幣10億元,6年後產值可達新台幣180億元。

為開發下一階段產業應用技術,水利署今年將投入3.84億元建立「深層海水低溫利用及多目標技術研發模廠」,利用深層海水低溫,在平地栽種高山蔬菜、菇類、花卉、水果;預定下週正式敲定模廠設置地點,最有可能出線的是台東縣。

行政院農委會預定在台東設置國家水產生物種原庫支庫,計劃抽取深層海水進行養殖、精緻農業應用試驗;宜蘭縣、台東縣政府也分別規劃建立深層海水產業發展園區;看來,這項「藍金」產業將是東台灣產業明日新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