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姚嘉文:陳水扁文告未提憲改 提了沒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二日專電)台灣考試院院長姚嘉文今天在華府表示,他相信總統陳水扁在今年元旦文告中未提憲改問題,主要是因為陳總統在過去兩年對推動二零零六年以前提出一套新憲法的政見沒有做得很好,到現在還提不出來。由於在國會中提案困難和民間宣導不夠的情況下,在文告中談也沒用,所以乾脆不談。

擔任陳總統特使前來華府參加美國前總統福特國葬儀式的姚嘉文,參加喪禮後在華府雙橡園舉行記者會,作了以上的表示。

姚嘉文指出,台灣憲改工程非常艱鉅,一方面目前的國會生態下提案不易,一方面需要時間進行民間宣導及國際溝通工作。陳總統於二零零四年競選連任時,承諾在二零零六年以前提出一套新憲法。但在過去兩年間,陳總統並沒有好好去做,以致無法在承諾期限內如期提出。

他相信,陳總統知道現在在元旦文告中談這個議題已沒有用,所以就不去談它。

姚嘉文不認為陳總統在文告中不提憲改問題,是受到美國的壓力。他說,台灣的媒體有很多誤導,造成好像美國反對台灣修憲的印象。其實他二零零四年訪問華府時,當時的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夏馨曾告訴他,美國並不反對台灣修憲,美國只是反對台灣未依照憲法程序進行,以及擔心修憲會不會造成台灣海峽兩岸情勢緊張。

被問到是否擔心在有生之年看不到台灣新憲法的誕生?姚嘉文說,修憲或制憲不是一蹴可及,必須經過研究、宣導、協調、提案的程序,一步一步來。現在學者專家的研究工作已做得差不多了,但在宣導方面還做得不夠。有人認為以目前的國會生態,憲改提案困難重重,其實在李登輝總統時代,困難度更高的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等議題,都因充份宣導而獲得民眾支持,國會議員也不敢反對。

他說,台灣的國家正常化是長期工程,現在比起三十年前他投入改革運動之初,台灣的建國意識已大幅提升。現在有更多人分別在文化、語言、教科書、歷史解釋、制憲、加入聯合國等不同領域,努力推動台灣的國家正常化。只要後繼有人,他並不一定要在有生之年看到結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