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追求庇護工場永續經營 專家分享經驗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亨山、于靜芳台北十七日電)為拓展台灣庇護工場經營及相關人員的國際視野,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今天舉辦「身心障礙者庇護工場國際交流研討會」,邀請美國、日本、香港及國內專家學者分享各國相關政策規劃、優劣分析及營運模式,期盼協助國內庇護工場永續經營目標。

近年因經濟不景氣導致失業率上升,身心障礙者等弱勢勞工族群首當其衝,勞委會為解決其就業市場不穩定問題,實施「永續就業工程計畫」,推動期間非營利組織扮演重要角色,之後促進非營利組織自營事業體系─「身心障礙庇護工場」的興起,以訓練及提供工作場所、工作機會給身心障礙者為目標。

中華民國社會事業發展協會專案經理陳淑蘭表示,以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陽光洗車中心」自八十一年成立,是台灣第一個提供綜合性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的庇護工場,之後更發展「陽光加油站」等多功能職場,不僅營業成績名列前茅,並提供身障者永續就業的機會,趨向社會企業的經營模式。

陳淑蘭進一步指出,由台灣規劃政策可看出庇護工場的經營漸走向社會事業,此趨勢顯示非營利組織為避免對政府與捐款的過度依賴,朝向自給自足的意識越來越強烈,而從事營利商業活動的趨向也越明顯。

這次國際交流研討會所邀請國內外學者及專家,除中華民國社會事業發展協會專案經理陳淑蘭外,還包括美國伊利諾大學殘障研究院副院長DAVID R. STRA USER、香港明途聯繫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建霞及日本神戶市護理學院教授服部兼敏,提供相關經驗交流分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