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英九:解決貧富不均 改善經濟為根本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縣二十六日電)中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今天到雲林拜訪基層,下午到斗六拜訪家庭代工從業人員,關心民生情況,提出解決貧富不均的四大主張,強調改善經濟為根本之道,給窮苦人家孩子充分教育機會是脫貧的起步。

馬英九今天風塵僕僕拜訪雲林基層,關心民生情況,上午到褒忠鄉馬明山鎮安宮參拜、為雲林一選區黨籍立委參選人張嘉郡加油打氣、到古坑柳丁園關心柳丁收成並認養柳丁樹,下午到斗六八德里一戶人家拜訪家庭代工從業人員、到二崙鄉與崙背鄉公所、代表會、農會拜訪,行程密集。

對於經濟景氣不佳,基層民生叫苦連連,馬英九下午到斗六拜訪從事插座組裝的代工從業人員,親自動手做,從生澀到熟練,好不容易完成十個,才賺到工資三元五角,他說,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像現在還有這樣的代工業,印象中是三十年前台灣推行的「客廳即工廠」。

他指出,民生困苦,只要有錢賺,就會努力去打拼,這就是台灣人勤奮的精神,政府說拼經濟拼了七年多,人民生活困苦依舊,失業率高,大學生起薪低到不及韓國一半,劇烈惡化的貧富差距,劫貧濟富的政府態度,教育機會不平等的後遺症,一一浮現,唯有「把人民的辛苦所得還給人民」。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右)二十六日到雲林斗六關心家庭代工從業人員,親手做代工,並提出解決貧富不均主張,強調改善經濟為根本之道,教育為脫貧起步。//中央社九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馬英九提出解決貧富不均的四大主張:一、改善經濟為根本之道:首要終結痛苦,以自由開放取代保守限縮,繼而解除對服務業的管制,即可撐起就業金三角,將台灣服務業中的金融、觀光與健康照護,變為台灣經濟成長的新引擎,創造就業,接著,建立雙航圈和創新中心,將成就台灣為雙營運中心。

他說,所謂雙航圈,就是台商的全球營運中心與外商的區域營運中心,台灣區域經濟地位可望恢復,機場運量也將增加,以達到「 623 」目標-每年經濟成長百分之六、2011 年每人平均所得達兩萬美元,在 2012年前使失業率降到百分之三以下,兼顧經濟成長與社會公平,讓貧富差距從六點一倍,降到五點九倍以下。

二、協助就業:協助低所得家戶就業,增加勞動所得,例如從事代工業人員轉型為服務業協助就業;三、救急與脫貧制度:縣市政府設置緊急救助基金與急難低利貸款、推動老人安養信託制度、啟動脫貧方案,對低收入與高風險家庭,提供就業扶助、諮商、教育訓練、以工代賑、創意貸款等服務。

四、給窮苦人家孩子充分教育機會:五歲幼兒免學費教育、高職教育免費、維護偏遠經濟弱勢地區學生受教權反對為省錢而廢校;馬英九強調,從教育起步改變觀念,走向脫貧,開創新經濟之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