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基隆市長補選 綠營盼強棒藍軍待協調難兩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卞金峰基隆市二十五日電)基隆市長補選 已成全國關注的指標戰役。由於補選時間緊迫,藍綠分別遇到難題,綠營方面,雖有四人表態,但黨中央還擁有徵召權,表明不參選的立委王拓是否回心轉意,將是關鍵。藍軍部分,長期經營基層的議長張通榮態度堅決,其他也有多人表態,讓協調成為高難度的課題。

面對將在三個月內舉行的基隆市長補選,藍綠兩軍分別傷腦筋;基隆約四十萬人口,兩年前的市長選舉人數僅二十九萬二千三百三十人,雖然人口數並不多,但由於是年底立委選舉及明年總統大選操兵及各陣營協調爭取籌碼的指標性選戰,因此格外受到關注。

目前,綠營方面,雖有四人表態有意角逐,分別為基隆市前建設局長蘇仁和、前議員陳志成、議員游祥耀及施世明,不過,黨中央還是擁有最後的徵召權;被地方視為實力較為堅強的立委王拓,已多次表明不參選,黨中央是否能勸進成功,將是關鍵。

然而,由於基隆市長許財利初二突然病逝,補選的時間也很緊迫,許多被視為強棒者如內政部長李逸洋等人,也因為戶籍不在基隆,來不及遷移而無法參選。使得綠營還在苦思適合人選出征。

藍營部分,雖然基隆約擁有六至七成的泛藍支持者,但在一九九七年市長選舉,當時許財利脫黨參選導致藍軍分裂後,讓當時代表民進黨的李進勇當選,藍軍選民記憶猶新,因此,在二00五年市長選舉中,棄保發酵,讓許財利連任成功。

這次基隆市長補選,國民黨方面,已傳出包括議長張通榮及立委徐少萍等人都表達有意參選,而兩度與市長寶座擦身而過的親民黨立委劉文雄雖未明顯表態,但也被視為可能人選。

藍軍包括國、親兩黨高層現在煩惱的是基隆市長補選,將涉及立委與總統選舉,國親合作平台運作及發揮的效果為何,也將可看出未來兩黨的合作空間,因此,更讓基隆市長補選的藍軍提名作業,更顯複雜。

目前,已長期在基層經營紮根的張通榮,態度相當明確,除了表明沒有協調空間外,更是積極參加各項活動,由於張通榮為現任議長,對地方握有資源優勢,實力不容小覷。

而具有全國知名度且被許多人認為藍軍欠他公道的劉文雄,也擁有一定實力,他雖未表態,但還是認為協調空間無限,也盼兩黨為未來的選舉合作立下良好典範;由於具有實力的藍軍戰將,各有擅長之處,若能協調一組人馬參選,藍軍勝算機會就高,若無法協調,或有人不服自行參選,則可能重演十年前鷸蚌相爭戲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