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從亞太與台灣經濟談桃園的發展機會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文字、攝影桃園報導) 台灣唯一連接世界不動產獎項的活動~國家卓越建設獎之國家環境文化季研討會六日正式開跑,首場選在台灣國際機場所在地的桃園縣政府舉辦,現場產官學界非常踴躍,顯示在地政府與建築產業對於整體未來建設走向深具關切。

桃園縣副縣長范良銹副表示:桃園早期是千塘之鄉,後為十大建設之國際機場所在地,且因應竹科的發展,桃園又連結台北都會與新竹科技的希望走廊—支持北台灣科技、物流、貿易與創意產業聚落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建設,在硬體上包括寬廣優良的空間、充沛的水電資源、成熟的通訊及運輸系統,軟體上包括有效率的法律、會計、快遞與金融服務和教育、居住、氣候與娛樂休閒品質。范良銹說:桃園有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又是台鐵、一高、高鐵等重大交通運輸建設必經之道,因此縣政府要積極建設地方交通,串連這些重要交通運輸型成一個高效率,高便利的交通網路,這樣才能發展更優質城市建設,以及生活品質。

前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局長吳福祥強調他參與高鐵計畫前後已十六年,非常清楚高鐵對於未來台灣經濟、觀光、生活所帶來的影響力,例如:原高鐵預定在桃園八德,當時因為炒作地皮的議論眾多,後來定站在中壢青埔里,對桃園而言是有些失策,但是桃園地區因應高鐵緣故,可以匯聚台灣南北出國觀光人口,大有發展可為之處。

桃園市副市長李永展表示桃園市人口總數已達384.041超過三重市的388.388人口,2006年為台灣第十大城市,除了前五大的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台南市、板橋市以外,後五個城市人口,大約都在400,000上下,如果桃園市維持目前人口成長速度,預計在三年內將超越新莊和基隆,並可望在2011年左右成為台灣第六大城市。今年,2007年將持續永續精神落實於「桃園市客家之產業發展計畫」及「桃園市景觀綱要計畫」上,期許透過上述永續城市的建構建構「美麗桃園、幸福城市」。

范良銹說桃園縣政府負債不止三百億,但縣政建設卻不會因而停止,所以必須整合各界的資源,包括:推動與中央政策配合,以及結合產業與學術資源,並且將政府建設願景,使社會各界能夠聽到、能夠有感受。◇(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