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掌兩廳院 陳郁秀行銷台灣如虎添翼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凌美雪/特稿

從文建會主委到國家文化總會,外人一度以為陳郁秀參與文化事務的權責變小了,沒想到兩年來,陳郁秀不僅把文總經營得豐富活躍,更接下兩廳院董座,分身有術。她說:「文總的資源有限,多了兩廳院更好,有更多籌碼可把台灣介紹到國際。」

卸下文建會主委後,陳郁秀轉任總統府國策顧問暨無任所大使,隨即接任文化總會秘書長,不到一年的時間,陳郁秀提出她將在文總推動的十餘項大型計畫,一一詳釋計畫內容、進度及募款情形,執行效率令人讚嘆。

接文總 成果豐碩

文化總會雖由正、副總統擔任正、副會長,但國家沒有編列預算,而是靠募款的方式自給自足,歷任秘書長只能量力而為。陳郁秀接掌文總之後,首先將停刊多時的文化雜誌「活水」復刊,還推出英文版「Fountain」刊物,系統化介紹台灣特色給外國人。此外,也募集經費陸續編撰「台灣史料集成」、「台灣藝術經典大系」,進行多元台灣3D動畫拍攝計畫,研發「台灣青」及相關文化創意商品。

台灣美 美台灣

「我在文總的工作目標很明確,彙整台灣美、美台灣;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形塑台灣的國際化形象。」陳郁秀說:「針對這些目標進行的案子,架構已經上軌道,總統交辦的正名也剛好完成,現在起到明年任期結束以前,就要等待成果發表。」

文總的工作內容雖然比以前活絡,但令人意外的是,文總的人員編制卻變少了,「這個單位的運作要靠募款,太多編制內人員,只會加重開銷包袱。」所以陳郁秀採逢缺不補的做法,遇重大計畫則依需要聘僱工作人員。

文總現階段運作很順暢,陳郁秀認為這時接下兩廳院的工作時機剛剛好,「雖然兩邊工作內容不同,但把台灣介紹到國際的目標一致。」陳郁秀表示,早在一九八七年兩廳院成立時,她就在演奏廳舉辦獨奏會,還先後擔任NSO諮詢委員會主席及兩廳院評議委員召集人,對兩廳院的業務並不陌生。

未來增加自創節目

從上任董事長吳靜吉手中接過印信,吳靜吉形容陳郁秀有「四力」:魅力、魄力、能力與衝力。熱忱十足的陳郁秀說,目前兩廳院待解決的首要問題是決定總監人選,「最近常一天內連續開會好幾小時,希望進一步瞭解之後,盡快決定總監人選。」

陳郁秀也指出,兩廳院還有一項亟待改變的觀念,就是釐清「自創」節目與「自製」節目的混淆,「我很希望NSO每年能出版錄音,國家劇院多做自創的節目。」陳郁秀認為自創與自製最大的差別是,自創節目與音樂,可以累積智慧財產權的東西。

兩廳院工作已定「過去我把文總累積的文化創意商品與成果帶到各國去行銷,有了兩廳院,等於增加更多籌碼與內容帶出去。」這也是行政院長蘇貞昌對於陳郁秀接掌兩廳院最大的期許,不但要讓國人看到來自世界最好的表演,也要讓台灣表演藝術的成就讓全世界都看到。

依舊天天練琴

主張不要談太多太玄的口號,在文化領域裡,陳郁秀的行動力不讓鬚眉,雖然兩廳院董座不支薪,「我也不求更多錢,但求工作愉快。」陳郁秀說:「我吃好、睡好,有空時女兒逼我做運動,所以我身體好,可以在我喜愛的文化圈裡應付更多工作。我的人生,很滿足!」

陳郁秀工作滿檔,經常全球跑透透,行銷台灣。不過可沒放下她的音樂專業與家庭生活,她說:「希望將來能再回到音樂專業!」因此每天一起床就練琴,還常常一練就好幾小時,去年跟女兒一起舉辦發表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