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科空氣砷濃度調查:廠商進駐後確有增加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3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二十八日電)中部科學園區啟用後,導致周邊致癌砷濃度激增?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公布最新的調查結果,發現廠商進駐與量產後,的確造成東海大學等週遭空氣中的砷濃度變得偏高,包括茂德、華邦、友達等大廠都是可能污染來源。環保署強調,測值仍在安全範圍之內,會積極輔導廠商改進製程。

中科的砷污染一向備受關注,國內環保團體日前更公布數字,直指東海大學省政大樓的最高測值,甚至達每立方公尺三十七點四奈克,是目前國際最高的空氣周界濃度,暗藏致癌危機。

環保署今年二月七日、八日,針對中科周遭包括永興宮、安林巷、西平南巷、都會公園、東海大學、東海大學省政大樓、東大附小、協和派出所及老人文康中心進行檢測則發現,空氣中砷濃度已較2006年的檢測值為低,但仍比2005年的檢測值高。

環保署空保處科長周淑婉表示,相較於2006年,位於中科東南方的永興宮,測值由三十一奈克、降為五點五一奈克;西方的都會公園由十八奈克、降為五點二四奈克;西南方的東海省政大樓由十三點四奈克、降為四點二九,都有明顯下降。

此外,針對園區七根排放管道進行檢測的結果,也都遠低於現行的國家排放管制標準,健康與致癌風險在安全範圍內。

不過,調查顯示,在中科施工中及部分產業生產後,空氣中砷的濃度的確變得偏高,而可能的污染來源,經環保署清查,以半導體的茂德與華邦、光電的友達和一家玻璃製造廠康寧公司,因製程中有使用砷化物,嫌疑最大。

周淑婉說,目前國際間尚無國家針對大氣中的砷濃度進行管制,但為化解民眾的疑慮,環保署決定積極輔導廠商改採低砷製程或無砷製,並會在明天召集竹科、中科、南科三處園區代表進行溝通,最終目標希望能符合歐盟2013年即將實施的六奈克管制值,以保障民眾安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