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陸委會:中共軍方修改飛彈擬攻擊美航空母艦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淳良台北十四日電)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研析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有意將東風11型 (射程三百至五百三十公里)、東風15型 (射程六百公里)及東風21型 (射程二千五百公里)的彈道飛彈修改為攻船彈道飛彈,使用雷達或紅外線導引,專門對付美國航空母艦。

陸委會說,攻船彈道飛彈並非中國軍方首創。一九六二年蘇聯海軍曾將潛射彈道飛彈SS-N-6(R-27)裝備核彈頭及終端導引 (被動雷達)做為攻船用途,代號為SS-NX-13(R-27K)。

資料顯示,SS-NX-13配備在前蘇聯海軍的Golf級柴電潛艦的四個發射管,射程六百五十到七百五十公里,彈頭具五十萬噸到一百萬噸爆炸威力。

美國海軍在某些巡洋艦上安裝雷達模擬器,宣稱能夠干擾該型飛彈。

陸委會指出,冷戰時期,美國潘興二型飛彈在終端導引階段使用雷達導引,藉以提高精確度,蘇聯也有類似的彈道飛彈。

不同的是,美國軍方的潘興二型飛彈或蘇聯的彈道飛彈都以攻擊固定目標為主,不像中國軍方有意使用彈道飛彈攻擊航空母艦的機動目標。

美國軍方指出,用彈道飛彈攻擊大型移動目標是非常有效的,但航空母艦做為攻防兼備的大型平台,具有完善的防禦系統,不過,軍方仍非常關切任何對航空母艦安全有影響的戰術行動。

陸委會研析認為,中國軍方若要以彈道飛彈攻擊美國航空母艦,要經過搜索、識別、確認、目標鎖定、參數設定、飛彈起飛、制導、命中整個過程。因此,修改過的攻船彈道飛彈應具有良好搜索能力的雷達,但這只是理想。

據指出,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主要基地位於橫須賀、關島。一旦有事,中國軍方必須對台灣海峽以東,第二島鏈以西的廣大海域進行不間斷監視。

而由於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以三十節速度航行,每十五分鐘約可移動二十到二十五公里,加上海上的船艦數量太多,要鎖定目標也不容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