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庸政大會群英 指南論劍掀高潮

人氣: 29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二十一日電)政治大學校慶系列活動,今天上午一場由校友─金庸的演講掀起高潮,商學院國際會議廳一早就擠滿了仰慕大學長的學弟、學妹前來參加「金庸會群英─指南論劍」。

政大安排在金庸演講後開放一百個名額的簽書會,許多學生深怕得不到大師的親筆簽名,早上五點半就來排隊領號碼牌;有人帶著爸爸、媽媽年輕時代出版的小說前來;還有人帶來已泛黃、不知是前幾版的小說要請金庸簽名。

金庸一開場即將自己謙稱為大師兄,鼓勵現場政大的小師弟、小師妹們把握難得的求學階段,努力上進、用功讀書,個人成就有大、有小都不要放棄。

他懷念起當年在重慶僅讀三年的政大歲月,感謝政大老師三年的教誨;他說,自己那時算是用功的學生,每天必讀一本中文書和幾頁的英文書;中文讀的是資治通鑑。

讀累了,就在長板凳上睡午覺,從來不曾跌下來。後來,他寫「神雕俠侶」的「小龍女」能睡在繩子上,就是從睡板凳的經驗而來。

金庸回憶當年學校生活:聽蔣介石演講,覺得嚴肅;聽孔祥熙演講,感到風趣;而錢穆演講,談中國歷史則是豐富博學,但因錢穆先生是無錫人,說話的口音讓同學們聽不懂,都由他幫忙翻譯,大受同學們的歡迎。

當有學生問他:十五部作品,每一部其間的角色性格、人物的愛恨情仇、故事的舖陳都不相同,他是如何安排的?

金庸回答說,「自己不重複自己。」比方說,他寫周伯通─老頑童性格,之後,就不會再出現這樣的人物。他謙稱,「寫到現在,寫不出不同的人物來了!」

金庸在演講中強調,由於他寫小說經常觸碰到歷史、考古等領域,從中他發現:許多事務不要以「漢族」的角度來看,因為歷史的發源,有愈來愈多學者、專家的論點認為是在長城以北;外蒙、西伯利亞都和中國有關。

政大文學院院長王文顏擔任今天演講的引言人,他推崇金庸在新聞工作、文學創作和法律、歷史、佛學等學術上的成就;他將金庸在政大的三年學習比喻為「閉關練武期」,而政大正是金庸的「洞天寶地」。

評論